[实用新型]气动阻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6845.2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3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立;李辉;王智;程志;高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04 | 分类号: | B61L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红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气动阻车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井作业中,为了防止车辆误入非运行车场或非运行区段,需要在车场的某些位置安设阻车装置。一般至少需要在以下两个位置分别安设阻车装置:在斜巷(倾斜巷道)上端变坡点的上方2至3米左右的位置,通过阻车装置防止矿车误入斜巷;距离倾斜巷道上端变坡点20米左右,由于该位置至变坡点的区域为平车场入口,一般作为为矿车摘挂钩,即拆分、连接矿车的区域,需要有人员在此区域作业,通过阻车装置防止矿车误入矿车摘挂钩区域。上述阻车装置需要保持常闭的状态,放车时方准打开。
阻车装置中的一个主要部件为自动复位地挡,图1为自动复位地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100为矿车运行的轨道,自动复位地挡安装在轨道中部,自动复位地挡包括挡板11、横梁12和配重13,挡板11和配重13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梁12的两侧,横梁一般可旋转地设置在轨道的下方,横梁的两端可旋转地固定在轨道两侧,自动复位地挡能够以横梁12为转轴转动。配重12的重量大于挡板11的重量,即自动复位地挡为支点偏离其中心分布的结构,以实现自动复位。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在没有外力作用时,配重12位于轨道下方的地面上,而挡板11沿轨道的垂向伸出,从而挡住矿车通行,该状态称为关闭状态;当配重12受到外力作用向上翻转时,挡板11会相应的朝平行于轨道面的方向翻转,从而使该自动复位地挡打开,该状态称为开启状态;当外力撤销时,配重12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自动落回原来的位置,挡板11会相应的朝垂直于轨道面的方向翻转,恢复为关闭状态,从而实现自动复位。
目前普遍使用的是脚踏式的自动复位阻车装置,当矿车需要从该装置所在位置逆向通过时,需要人工踏下脚踏板使阻车装置开启,放开脚踏板则阻车装置自动关闭。由于巷道的空间限制,脚踏板与轨道安全间距一般在200毫米左右,人员近距离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矿车脱轨或矿车体积超出轨道范围时,存在刮碰到操作人员的风险;而且脚踏式的自动复位阻车装置,需要使用较大的力踩住踏板才能打开阻车装置,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阻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阻车装置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阻车装置,包括:自动复位地挡和气动控制装置,所述自动复位地档包括挡板、横梁和配重,所述气动控制装置包括楔形滑块和气缸装置,所述挡板和配重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横梁的两端可旋转地固定在轨道两侧;所述楔形滑块设置在所述配重的下方,所述楔形滑块在所述气缸装置的推动下顶起所述配重。
如上所述的气动阻车装置,优选地,所述楔形滑块下方还设置有限位滑道。
如上所述的气动阻车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进气管和自动复位控制阀,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气缸的进气腔体连接,所述自动复位控制阀与所述进气管连接。
如上所述的气动阻车装置,优选地,所述进气管为高压软胶管,所述高压软胶管埋设在地下。
如上所述的气动阻车装置,优选地,所述自动复位控制阀安装在巷道的信号硐室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阻车装置,通过气缸装置控制楔形滑块的运动,使楔形滑块朝配重运动时,通过楔形滑块对配重的推顶使配重向上翻转,从而带动挡板朝平行于轨道面的方向翻转,实现自动复位地挡的开启;使楔形滑块背离配重运动时,即撤销对配重的推顶,配重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向下回落,从而带动挡板朝垂直于轨道面的方向翻转,实现自动复位地挡的自动关闭;即,通过气动控制装置实现对自动复位地挡的开启和关闭控制,由于气动控制装置的安装方式和安装位置都比较灵活,人员操作的区域可以远离轨道,从而消除了现有技术的安全隐患,而且气动控制装置的控制操作更为方便和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复位地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动阻车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楔形滑块沿第一方向滑动时配重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动阻车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自动复位地挡; 2:气动控制装置;
11:挡板; 12:横梁;
13:配重; 100:轨道;
21:楔形滑块; 22:气缸装置;
221:气缸; 222:进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6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控应急疏散指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城市轨道车辆的第二系弹簧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