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4340.2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0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青;仲云龙;沈兴连;林宝刚;张尧锋;余华胜;郑颖;华水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嘉兴市秀洲区农机管理站;杭州余杭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C5/02 | 分类号: | A01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00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用土壤打穴工具,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打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打穴机有日本井关移栽机属回转杯式移栽机需要钵苗移栽,生产成本高;同时要求土壤疏松,在水稻田移栽效果差,原因:水稻田往往太湿,翻耕后土块大,移栽苗难成活。江苏产富来威牌油菜移栽机属于钳夹式移栽机,需5人在机械上同时配合才能完成,并要求土壤干燥,对土壤要求也较高,太湿的移栽田容易压实,不利于秧苗发棵,同时钳夹也容易伤苗,栽植效率低,人工喂苗易造成漏栽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不需要特殊育苗,对苗的大小、强弱无要求;对土壤的干湿度要求低;操作简单,成本低的农作物种植用土壤打穴机。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圆筒、长方形框架、拖拉机,其特征在于:圆筒上设有圆棒。
作为优选,所述圆棒均匀的设置在圆筒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筒直径为32厘米,长度为200厘米,周长为100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筒上设有5排圆棒,每个圆棒之间的排间距为20厘米,每排有4个圆棒。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棒长10厘米,直径5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的带圆棒的圆筒可从拖拉机上拆卸下来。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棒可从圆筒上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圆筒的自身重力使上面的圆棒插入土壤中,形成移栽穴,利用土壤强大的摩擦力使圆筒在拖拉机的动力下向前滚动,形成连续的相同间距的移栽穴,降低劳动力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不需要特殊育苗,对苗的大小、强弱无要求;对土壤的干湿度要求低;操作简单,降低了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油菜、玉米、大豆、棉花、蔬菜均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包括圆筒1、长方形框架、拖拉机,圆筒上设有圆棒2。
作为优选,所述圆棒2均匀的设置在圆筒1上,所述的圆筒1直径为32厘米,长度为200厘米,周长为100厘米,所述的圆筒1上设有5排圆棒2,每个圆棒2之间的排间距为20厘米,每排有4个圆棒2,所述的圆棒2长10厘米,直径5厘米,所述的带圆棒的圆筒可从拖拉机上拆卸下来,所述的圆棒可从圆筒上卸下来。
先把圆筒固定在长方形框架里,再套到到拖拉机的后面,接着用打穴机打穴,最后手把秧苗的根垂直插到穴中,并将旁边的泥轻轻的一按即可完成栽种秧苗。
可以根据种植密度的需要,可自由的调节圆棒的数量,达到合理密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通过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嘉兴市秀洲区农机管理站;杭州余杭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嘉兴市秀洲区农机管理站;杭州余杭益民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43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抗冲击PVC片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防撞梁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