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流量闭式全铣制三元叶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8520.X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9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闫志勇;陈乐生;肖宏远;余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杭氧透平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闭式全铣制 三元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小流量闭式全铣制三元叶轮,属于离心压缩机叶轮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流量三元叶轮为离心压缩机的做功元件,该叶轮的特点为:进口叶片扭曲程度大,出风口宽度较窄,轮毂盘面和盖盘回转面曲率较大,流道偏差对叶轮气动性能影响大。叶轮一般包含轮盖、轮毂和叶片三大件,当叶片铣制在轮盖或轮毂上,称之为两大件叶轮。 两大件或三大件叶轮,其部件采用电焊、钎焊、铆接或组合方式连接。对于小流量三元叶轮,由于叶片宽度窄,无法采用铆接及其组合方式;而采用电焊方式,会在流道内残留焊接飞溅物,对流道气动特性影响较大,但由于出风口宽度窄,无法进行修磨,且经焊接后的叶轮强度低,耐腐蚀性差。对于大口径闭式叶轮,由于进风口和出风口宽度较大,铣制刀头可以直接进入叶轮流道内进行流道加工,然而对于小流量闭式三元叶轮,由于该叶轮上述特点无法运用大口径闭式叶轮加工方法进行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保证加工流道和设计型线的一致性,能降低叶轮加工工时、提高叶轮的加工质量和气动效率的小流量闭式全铣制三元叶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的叶轮由内设有流道的叶轮轮毂和叶轮轮盖的环形盖板结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轮毂的流道两端分别为叶轮进风口和叶轮出风口,且所述叶轮进风口靠近叶轮旋转中心边侧设置,而所述叶轮出风口位于叶轮轮毂的外端部。
所述的叶轮轮毂上加工有一个用于叶轮流道加工的环形槽,所述的叶轮轮盖的环形盖板嵌接在所述的环形槽内并形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 本实用新型和传统的两大件、三大件叶轮结构相比,其流道形成面内无焊缝,流道比较光滑,能有效地降低气动阻力;
2) 本实用新型的流道完成可以通过数控铣制加工,能完全符合叶轮设计型线要求,具有较好的气动性能和气动效率;
3) 本实用新型的小流量闭式全铣制三元叶轮,其加工质量好、叶轮强度高,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叶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述的叶轮由内设有流道的叶轮轮毂1和叶轮轮盖的环形盖板2结合而成,所述的叶轮轮毂1的流道3两端分别为叶轮进风口4和叶轮出风口5,且所述叶轮进风口4靠近叶轮旋转中心6边侧设置,而所述叶轮出风口5位于叶轮轮毂1的外端部。
所述的叶轮轮毂1上加工有一个用于叶轮流道加工的环形槽7,所述的叶轮轮盖的环形盖板2嵌接在所述的环形槽7内并形成一体。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流道3已经完成铣制的叶轮轮毂1和叶轮轮盖环形盖板2。图1所示,在叶轮轮毂1上加工一个环形槽7,数控铣刀可以从叶轮进风口4、出风口5和环形槽7处三个位置及方位完成叶轮整个流道3的加工,从而保证叶轮实际型线和理论设计型线完全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杭氧透平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杭氧透平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85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农业大棚的太阳能电站
- 下一篇:多功能开关电源前级启动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