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聚光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7522.7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5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昌;谭宝忠;刘雄飞;刘素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钜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边晓红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聚光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光源照明领域的透镜,尤指一种LED聚光透镜。
背景技术
照明灯在公园景点、室内装饰、会馆展览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起到了渲染氛围、装饰景观、美化环境的效果。为满足照明需求,人们仍采用传统的照明灯灯具。其最主要的缺点之一是耗能高。如白炽灯,其原理是基于将电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加热来发光,其电能几乎完全转化为热量,造成亮度不足,寿命短,其还远远未能达到目前低碳环保的要求。随着LED光源逐渐代替传统光源,LED照明灯具的优势已日渐被人们认同,目前在建筑物外轮廓、广场、公园、小区及各种旅游景区等景观通常使用LED进行照明,以达到美化环境、渲染气氛和效果,还带来提高光效、节能、环保等诸多优越性。
随着照明领域的拓广和为满足客户日益增多的光源要求,更多样化的光线效果也是目前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新型提供一种LED聚光透镜,能形成圆形的均匀光斑,光效能好,环保,方便拆卸和安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LED聚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的透镜本体为台体,所述的台体的一端为顶面,另一端为底面,所述的顶面中心开设一内凹的孔洞,所述的孔洞的底壁为透镜本体的出射面,所述的底面的中心开设一装配孔,所述的装配孔的底壁为透镜本体的入射面。所述的透镜本体的侧壁为弧线围绕透镜中轴线旋转形成的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装配孔为圆柱体式的杯型的装配孔,所述的装配孔的中心轴与所述透镜本体的中心中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入射面相对底面凸起。所述的出射面与所述的入射面相对,并且所述的出射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的入射面的面积。所述的出射面表面设置蜂窝状饰面层。所述的顶面设置蜂窝状饰面层。所述的顶面的边缘设置小台阶,并且所述的小台阶边缘设置非透光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使用20度的透镜,使出光集中,入射面为凸起,起到收集光线的作用,将投射到出射面后期出射面散射光线,得到均匀明亮的光线。(2)台体的侧面可以将入射侧光收集并反射出去,使光线得到最完善的利用,并且得到集中的圆形投射光斑效果。(3)出射面设计为蜂窝状饰面层,可以使光线柔和,形成更多样的光斑效果,对于从顶面出射的光线通过蜂窝状饰面层使出射光线柔和。(4)对于光照度要求更高要求时,可以设计成多个透镜组合安装,使工程设计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图2为本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新型的立体图。
图中1、顶面;2、出射面;3、孔洞;4、小台阶;5、透镜本体;6、入射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LED聚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5,所述的透镜本体5为台体,台体的侧面可以将入射侧光收集并反射出去,使光线得到最完善的利用,并且得到集中的圆形投射光斑效果。所述的台体的一端为顶面1,另一端为底面,所述的顶面1中心开设一内凹的孔洞3,所述的孔洞3的底壁为透镜本体5的出射面2,所述的底面的中心开设一装配孔,所述的装配孔的底壁为透镜本体5的入射面6。所述的透镜本体5的侧壁为弧线围绕透镜中轴线旋转形成的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装配孔为圆柱体式的杯型的装配孔,所述的装配孔的中心轴与所述透镜本体5的中心中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入射面6相对底面凸起。所述的出射面2与所述的入射面6相对,并且所述的出射面2的面积大于所述的入射面6的面积。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出射面2表面设置蜂窝状饰面层。所述的顶面1设置蜂窝状饰面层。所述的顶面1的边缘设置小台阶4,该小台阶4为了固定灯体,并且所述的小台阶4边缘设置非透光层,出射面2设计为蜂窝状饰面层,可以使光线柔和,形成更多样的光斑效果,对于从顶面1出射的光线通过蜂窝状饰面层使出射光线柔和。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钜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钜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7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