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插槽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7499.1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6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重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添庆 |
主分类号: | H01R4/24 | 分类号: | H01R4/24;H01R4/2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插槽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配合子卡连接的插槽连接器。
背景技术
插槽连接器主要是用于子板与主板的连接,如PCI-E连接器,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这个新标准全面取代现行的PCI和AGP,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PCI-E连接器的主要优势是数据传输速率高,而且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能满足现在和将来一定时间内出现的低速设备和高速设备的需求。PCI-E连接器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比起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而且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相对于传统PCI总线在单一时间周期内只能实现单向传输,PCI-E连接器的双单工连接能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质量,它们之间的差异跟半双工和全双工类似。本申请人鉴于现有技术情况,提出了一种线接的新型插槽连接器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方便组装,连接稳定的新型插槽连接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插槽连接器,其包括有绝缘主体,绝缘主体上设有插槽,插槽的开口延伸到绝缘主体的前端上,插槽内收容有若干信号端子,若干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分布在插槽的同一内侧面上,以配合插入的子卡电性连接;若干信号端子的接线脚伸出绝缘主体的后端,在信号端子的接线脚上设有刺破部,刺破部通过刺破连接导线,绝缘主体的后端上结合有压块,压块压顶导线而实现刺破部与导线刺破连接。
所述接线脚上的刺破部为V形,压块为一扁平块,压块横跨在所有信号端子的刺破部上方,压块的侧边设有挂耳,挂耳挂接绝缘主体相应部位上的凸扣。
所述绝缘主体的插槽内还收容有辅助插接端子,辅助插接端子分布在与信号端子相对的内侧面上,辅助插接端子的接触部配合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夹持子卡。
所述压块的挂耳呈U形,而绝缘主体上设有匹配挂耳容纳的容槽,凸扣位于容槽内;绝缘主体的后端还设有给予压块限制性组装的限制凸起,限制凸起插入压块的限位部上。
所述绝缘主体后端设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内侧与导线的端部平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槽连接器通过刺破式实现端子与导线连接,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方便组装,连接稳定,投资成本低,有利于插槽连接器的发展及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图1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图1之绝缘主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图1之实施例的不同端子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新型插槽连接器,其包括有绝缘主体1,绝缘主体1上设有插槽11,插槽11的开口延伸到绝缘主体1的前端上,插槽11内收容有若干信号端子2,若干信号端子2的接触部21分布在插槽11的同一内侧面上,以配合插入的子卡3电性连接;若干信号端子2的接线脚22伸出绝缘主体1的后端,在信号端子的接线脚22上设有刺破部221,刺破部221通过刺破连接导线4,绝缘主体1的后端上结合有压块5,压块5压顶导线4而实现刺破部221与导线4刺破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脚22上的刺破部221为V形,压块5为一扁平块,压块5横跨在所有信号端子的刺破部221上方,压块5的侧边设有挂耳51,挂耳51挂接绝缘主体1相应部位上的凸扣12。导线4成排设置,对应不同的刺破部221,然后由压块5压下,使刺破部221与导线4刺破连接,由此减少焊接工序,改善工作环境,且操作相对更简便,投资成本低。压块5的内下侧设有匹配导线的波纹,该波纹有效限定导线,减少滑动,提升刺破连接效率及准确性,提升组装质量。
图4、5所示,所述绝缘主体的插槽11内还收容有辅助插接端子6,辅助插接端子6分布在与信号端子2相对的内侧面上,辅助插接端子6的接触部61配合信号端子2的接触部21夹持子卡3。辅助插接端子6可增加连接器的插拔力,同时辅助插接端子6的接触部61给予导正子卡3插入连接,并适当支顶子卡3的相应侧,使子卡3另一侧紧密接触信号端子2的接触部21,提升接触性能,促进信号真实、稳定的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添庆,未经蔡添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74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线柱
- 下一篇:基于环形谐振器的带陷波超宽带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