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过流多分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7209.3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1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广清 |
主分类号: | H04N7/10 | 分类号: | H04N7/10;H04N5/2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2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过流多分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有线电视接收系统中使用的过流分支器,由壳体、配装在壳体内的电路板和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组成,一般采用无源元件。首先此种分支分配器其同轴电缆和壳体及线路板联接方式就明显存在如下问题,其一,电视信号线单股铜线同电路板联接方式是插进壳体的一个细金属夹条来接通,再传到线路板上;其二,屏蔽线是采用一个金属锥形连接螺母挤压在同轴电缆的塑料绝缘层和屏蔽层之间,然后从线头的塑料外层套装一个扎紧箍。采用这样的联接方法会产生信号接触不良,信号损失大,接收效果不好,接头极易产生严重氧化生锈,使其防抗发生变化,就会因线路不匹配产生反射和电视信号产生干扰。
另外,现市场使用的过流分支器是采用无源元件构成,当电视信号由于种种原因在达不到收视分贝时,根本无法解决图像模糊、声音不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面所述的技术缺陷, 提供一种传输分配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并带过流保护的全过流多分支器。
为了解决上面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过流多分支器,包括壳体、电路板,电路板配装在壳体内,在电路板电路的信号输入、输出端相对应的壳体上分别设有信号输入接头和输出接头,信号输入、输出接头内腔匹配套装有留有接线中空腔的塑料分隔件,电路板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分别设有接线座,信号线接入时从信号输入、输出接头塑料分隔件中空腔插入,由接线座上的螺丝压紧固定,电路板电路为分支分配电路或有源信号分支分配电路,分支分配电路设有2个或2个以上的信号输出端,并设置一过电流保护装置,所述过电流保护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取样整流电路,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取样整流电路包括至少四组整流电路分路与至少三个电流互感器;每组整流电路分路由两个整流二极管串联而成;三个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分别接入一组整流电路分路的两个整流二极管之间;另一个输出端分别经过一个取样电阻后,与一个接地取样电阻的一端并联;接地取样电阻的另一端接在一个剩余的整流电路分路的两个整流二极管之间,同时三个取样电阻及接地取样电阻的两端分别接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
进一步的,当信号输出端为2个以上时,电路板电路是在前一个分支分配电路的分支信号输出端串联1个或1个以上同样的分支分配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会发生信号线接触不良现象,由于电路板电路采用了有源放大电路,当发现该地区电视信号达不到分贝时,就可以得到解决,信号放大效果好,整个电路板电路传输分配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且过流保护装置能起到对电路更好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过流多分支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过流多分支器进行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全过流多分支器,包括壳体(1)、电路板(2),电路板(2)配装在壳体(1)内,在电路板(2)电路的信号输入、输出端相对应的壳体(1)上分别设有信号输入接头(4)和输出接头(5),信号输入、输出接头(4、5)内腔匹配套装有留有接线中空腔的塑料分隔件,电路板(2)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分别设有接线座(3),信号线接入时从信号输入、输出接头(4、5)塑料分隔件中空腔插入,由接线座(3)上的螺丝压紧固定,电路板(2)电路为分支分配电路或有源信号分支分配电路,分支分配电路设有2个或2个以上的信号输出端,并设置一过电流保护装置,所述过电流保护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取样整流电路,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取样整流电路包括至少四组整流电路分路与至少三个电流互感器;每组整流电路分路由两个整流二极管串联而成;三个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分别接入一组整流电路分路的两个整流二极管之间;另一个输出端分别经过一个取样电阻后,与一个接地取样电阻的一端并联;接地取样电阻的另一端接在一个剩余的整流电路分路的两个整流二极管之间,同时三个取样电阻及接地取样电阻的两端分别接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
当信号输出端为2个以上时,电路板(2)电路是在前一个分支分配电路的分支信号输出端串联1个或1个以上同样的分支分配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广清,未经黄广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7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智能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 下一篇:太阳能充电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