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6810.0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3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聪;刘培涛;孙善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24 | 分类号: | H01Q21/24;H01Q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极化 全向 天线 | ||
1.一种室内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包括提供有顶部端面的垂直极化天线和水平极化天线,所述垂直极化天线包括作为辐射振子使用的锥形振子,所述水平极化天线包括设置在水平极化介质板上的水平辐射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极化介质板置于所述垂直极化天线所提供的顶部端面上方,所述水平辐射振子置于所述水平极化介质板的顶面与底面之内,所述水平极化介质板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垂直极化天线顶部端面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振子包括倒圆锥体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振子还包括圆柱或圆台体部,所述圆柱或圆台体部位于所述倒圆锥体部底部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振子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室内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圆锥体部与一支撑座相连接,所述支撑座呈圆柱状,中心开有贯通的导线孔,顶部有一倒锥形凹槽,该凹槽与所述倒圆锥体部端部配合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极化天线包括具有反射板功能的垂直极化金属板,所述垂直极化金属板为圆板形,中心开有圆孔,所述支撑座的导线孔安装在所述圆孔上,圆孔底部与一提供信号输入的第一同轴电缆的外导体连接以便接地,第一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可穿过圆孔、支撑座的导线孔与所述锥形振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振子与所述垂直极化金属板之间通过3至6个调节片支撑连接,所述调节片呈曲折状,一端固定于垂直极化金属板上,另一端固定于锥形振子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室内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辐射振子包括分别置于水平极化介质板顶面和底面周向均匀分布、呈中心放射状的顶面振子阵列和底面振子阵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振子阵列和底面振子阵列分别由3至6个对数周期振子阵或Vivaldi振子阵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振子阵列与提供信号输入的第二同轴电缆的外导体连接,所述顶面振子阵列与提供信号输入的第二同轴电缆的内导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68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