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联式柱浸出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4407.4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家宽;毛苇;何姝;王荣;李道圣;杨自荣;李亚林;时亚飞;张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4 | 分类号: | G01N1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联式柱 浸出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尤其是涉及多联式柱浸出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固定废物(含危险废物)对水具有渗透性,即使它是固体状态或经过化学固化、稳定化,又或者经焚烧后遗留的残渣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水具有渗透性。因此,当雨水、地表水或自身所含水分通过固体废物时,其所含的有害成分将会污染土壤、地表水、空气,甚至通过土壤渗透最终进入地下水系,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固定废物的浸出毒性。
浸出毒性是危险废物毒性特性鉴别的重要指标。除了采用传统的静态浸出评价方式外,还可以开展柱浸出实验作为补充,更加全面和准确地鉴别危险废物的浸出毒性。
而柱浸出实验又称渗滤浸出实验,是地浸和堆浸的室内重要实验方法。它们均是在有机玻璃或塑料渗滤柱中进行的。柱浸的任务是确定浸出剂的最佳浓度、浸出剂和氧化剂的消耗量、有用元素的浸出率、浸出液固比,研究浸出过程中各项工艺指标、矿石浸出后水质复原状况等参数,并对用地浸法和堆浸法开采矿床的前景作出初步评价。
柱浸出实验作为在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固相污染物动态分析方法,具有可动态模拟污染物在实际环境中释放规律的优点。同时,在浸出初期,柱浸出实验会因为未达到足够的反应平衡而使污染物大量浸出,这与实际条件下的浸出情况相似,因而能有效地评估废物的瞬时浸出风险。
然而,目前,我国的柱浸出实验并无明确方法可供参照,只能借鉴美国、日本等国的标准;采用的柱浸出装置可选择性较差,难以实现流量的精确控制,实验误差大;浸出过程中不便及时取样分析,无法分阶段监控浸出的详细情况;浸出设备利用率低,易腐蚀,无法同时实现多个样品的独立浸出。因此,研发出合理的柱浸出实验反应装置,能极大地完善危险废物的浸出评价体系和提高鉴别结果的有效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柱浸出实验采用的柱浸出装置可选择性较差,难以实现流量的精确控制,实验误差大;浸出过程中不便及时取样分析,无法分阶段监控浸出的详细情况;浸出设备利用率低,易腐蚀,无法同时实现多个样品的独立浸出的缺点,提供一种集成度和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多样品同时独立浸出且取样方便、工艺稳定、设备利用高的多联式柱浸出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联式柱浸出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和多个浸出柱,所述实验台包括上层实验平台和下层实验平台,所述下层实验平台上设有浸提剂容器以及多个与所述浸出柱一一对应的浸出液收集容器,所述上层实验平台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浸出柱固定于所述上层实验平台上的固定板以及可将所述浸提剂容器中的浸提剂分别导入每个所述浸出柱的多通道蠕动泵。
具体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所述浸出柱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浸出柱一一对应。
具体地,所述浸出柱包括底座、柱体以及与所述柱体活动固定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与所述浸出液收集容器连接的出液管。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旋转固定于所述柱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柱体外侧设有取样口以及与所述多通道蠕动泵连接的进液管,于所述取样口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柱体内侧设有位于所述进液管上方的底盘以及位于所述底盘上方可调节高度的顶盘。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上均布有便于液体通过的小孔,所述底盘上设有第一过滤膜。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盘上均布有便于液体通过的小孔,所述顶盘上设有第二过滤膜。
具体地,所述底盘位于所述进液管的上端。
具体地,所述取样口位于所述顶盘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联式柱浸出实验装置,将所有实验所需要的部件集成于一个实验台上,通过对多通道蠕动泵的控制实现反应装置的自动化运行,一方面可以精确的控制浸提剂的流量、另一方面自动化的控制节省了人力资源,并且该实验台可通过万向轮进行移动、实验台上的各个组成部件均为可拆卸设计,方便实验台的使用以及搬运,同时分为上下两层的结构设计,充分利用空间,从而节约实验空间;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联式柱浸出实验装置上设有多个浸出柱,并且将多个浸出柱并联放置于实验台上,可以同时对多个样品分别进行浸出实验,提高了装置的利用率,并且,各个浸出柱之间浸出实验互不干扰,可根据实验需要通过多通道蠕动泵控制进液口,实现对单个浸出柱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44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