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电压异常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3769.1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5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曾运新;熊政壹;林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西屋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邓猛烈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电压 异常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变压器电压异常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变压器而言,过压、欠压是导致变压器不能正常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这些因素对其寿命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对变压器的电压进行监控,出现异常情况时报警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变压器电压异常报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变压器电压异常报警装置,包括用于对变压器输出端电压信号进行采样的电压信号采集电路,用于对采样电压信号进行滤波的滤波电路,用于对采样电压信号进行稳压,并将恒定稳压电源对外供电的稳压电路,用于将滤波后的采样电压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传送至报警电路的比较电路,用于对比较电路的信号进行响应的报警电路;
变压器的次级输出端连接电压信号采集电路的电压信号输入端,电压信号采集电路的电压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稳压电路的电压信号输入端和滤波电路的电压信号输入端,稳压电路的电压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比较电路和报警电路两者的恒定电源输入端,滤波电路的电压信号输出端连接比较电路电压的信号输入端,比较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报警电路的信号输入端。
其中,所述电压信号采集电路包括辅助变压器T2和整流桥ZL1、ZL2;
辅助变压器T2的输入端与变压器的输出端相连,辅助变压器T2的四个输出端与整流桥ZL1和ZL2的电压输入端相连,整流桥ZL1的电压输出端与稳压电路的电压输入端相连,整流桥ZL2的电压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电压输入端相连。
其中,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R2,电容C1、C6,电位器RP3;
R1一端与整流桥ZL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R1另一端与C1正极、RP3的第一管脚连接,
RP3的第二管脚与C6一端连接,
RP3的第三管脚与R2一端连接;
整流桥ZL2的第二输出端、C1负极、C6另一端、R2另一端均接地。
其中,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稳压芯片U3,电容C4、C5;
U3的第一管脚与整流桥ZL1的第一输出端、C4正极连接,
U3的第三管脚与C5正极、恒定电源端VCC连接,
U3的第二管脚、C4负极、C5负极、整流桥ZL1的第二输出端均接地。
其中,还包括参考电压电路,所述参考电压电路包括稳压管Q5,电阻R3、R11、R12、R13;
R3一端与恒定电源端VCC连接,
R3另一端与Q5的第一管脚、R11一端、R12一端连接,
Q5的第二管脚与R12另一端、R13一端连接,
Q5第三管脚、R13另一端接地,
R11另一端与参考电压端VCC1连接。
其中,所述比较电路包括集成运放U1、U2,电位器RP1、RP2,电阻R6、R7、R10、R14、R16、R17、R20、R23,二极管D1、D3;
U1的第一管脚与R6一端、R7一端连接,
U1的第二管脚与RP1的第二管脚连接,
U1的第三管脚与滤波电路RP3的第二管脚连接,
U1的第四管脚与报警电路一个输入端连接,
U1的第五管脚与R10一端连接,
U1的第六管脚与R7另一端、D1正极连接,
RP1的第一管脚与参考电压端VCC1连接,
RP1的第三管脚与R14一端连接,
D1负极与R6一端连接,
R10另一端接地,
U2第一管脚与R16一端、R17一端连接,
U2的第二管脚与RP3的第二管脚连接,
U2的第三管脚与滤波电路的RP2第二管脚连接,
U2的第四管脚与报警电路另一个输入端连接,
U2的第五管脚与R20一端连接,
U2的第六管脚与R17另一端、D3正极连接,
RP2的第一管脚与R14另一端连接,
PR2的第三管脚与R23一端连接,
R20另一端、R23另一端接地,
D3负极与R16另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报警电路包括三极管Q1、Q2、Q3、Q4,发光二极管D5、D6,二极管D2、D4,继电器QF1、QF2,蜂鸣器BP1、BP2,电阻R4、R5、R8、R9、R15、R18、R19、R21、R22、R24,电容C3、C7,接线端子CN1、CN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西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西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37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