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级以太网光交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2709.8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4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峰;吴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华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931 | 分类号: | H04L12/931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张兢 |
地址: | 213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以太网 交换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太网数据传输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级以太网光交换机。
背景技术
以太网在设计时,由于其采用载波侦听多路复用冲突检测(CSMA/CD机制),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应用,其可靠性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以太网不能使用。工业现场的环境比普通环境都要恶劣,至少在震动,湿气,温度上都要比普通环境恶劣。常见的普通交换机在设计上没有抵御在工业环境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能力,长时间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工作时,经常容易出现故障,使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工作可靠性强、能适应恶劣工作环境且与现场设备互通互联方便的工业级以太网光交换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级以太网光交换机,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单片机处理单元、存储单元、串行接口单元、交换单元和以太网接口单元;
上述的单片机处理单元与存储单元、串行接口单元以及交换单元分别双向信号电连接;交换单元与以太网接口单元双向信号电连接;
使用时,串行接口单元与相关设备电连接;以太网接口单元与以太网电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单元机处理单元的核心元件为CPU芯片,所述的CPU芯片为基于ARM9的32位嵌入式处理器。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存储单元包括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闪存。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级以太网光交换机能较好地适应恶劣工作环境,工作可靠性强。(2)接口齐全,现场使用时与设备间的互通互联方便。(3)能有效满足电力、轨道交通、冶金、石油石化、道路交通控制自动化以及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等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框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单片机处理单元1,
存储单元2,
串行接口单元3,
交换单元4,
以太网接口单元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工业级以太网光交换机,主要由单片机处理单元1、存储单元2、串行接口单元3、交换单元4和以太网接口单元5组成。
单片机处理单元1与存储单元2、串行接口单元3以及交换单元4分别双向信号电连接;交换单元4与以太网接口单元5双向信号电连接。
串行接口单元3使用时与相关设备电连接;以太网接口单元5与以太网电连接。
单元机处理单元1的核心元件为CPU芯片,本实施例中,该CPU芯片优选基于ARM9的32位嵌入式处理器,其用于实现高级管理功能配置、远程管理以及对故障的诊断监测等功能。
存储单元2中包括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DRAM)和闪存(FLASH),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闪存实现交换机中程序和数据的存储管理。
串行接口单元3为RS232接口单元,可方便地与工业设备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业级以太网光交换机均采用工业级、高性能的元器件,能有效地在工业恶劣环境下使用。
作为优化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工业级以太网光交换机的部分技术参数如下:
接口:RJ45口:10Base-T/100Base-TX自动流速控制;全/半双工模式和MDI/MDI-X自动侦测;光纤接口:100Base-FX口(SC/ST/ FC接口);程序加载口:基于串口全局网管(RS-232),RJ45; LED指示灯:PWR、SYS、Link/ACT;
电源:输入电压:输入电压:DC12--48V冗余电源输入。输入电流:0.1A;
工作环境:工作温度:-40~80℃;存储温度:-40~85℃;相对湿度:5%~95%(无凝露);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200000hrs 。
本实施例的工业级以太网光交换机具有冗余双直流电源输入、主动式电路保护,过压、欠压自动断路保护以及故障报警等功能,适用温度范围宽,使用时与各种现场总线的互通互联方便,可有效满足电力、轨道交通、冶金、石油石化、道路交通控制自动化以及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等使用需要。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和变化而得到相对应的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华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华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27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