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轴衬套、转轴总成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1191.6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2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童成前;江军;曹广雷;阎成;席玉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04 | 分类号: | F16C33/04;F16C33/20;F16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0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衬套 总成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轴衬套、具有该转轴衬套的转轴总成以及具有该转轴总成的车辆,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汽车的转轴总成中,转轴衬套安装于转轴总成中转动装置的转动端,起到对芯轴(轴套)的隔离和支撑作用,避免转动装置的转动端与芯轴(轴套)之间的直接接触,防止转动装置的转动端与芯轴(轴套)之间的直接摩擦,可延长芯轴(轴套)和转动装置的转动端的寿命,且可使转动装置的转动过程灵活。目前的转轴衬套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无空间储存润滑脂,不能很好吸收转动装置的转动端转动时所带来的扭矩,使用寿命较短;另外,目前的转轴衬套的材料选择也不合理,容易磨损,影响整个转轴总成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转轴衬套不能很好吸收转动装置的转动端转动时的扭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轴衬套,其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吸收转动装置的转动端转动时的扭矩,延长转轴衬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转轴衬套,包括:
一筒形的衬套主体,所述衬套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衬套主体自所述衬套主体的第一端至所述衬套主体的第二端形成有一沿所述衬套主体的轴向贯通的切口;以及,
一凸设于所述衬套主体的第一端端部的环形盘,所述环形盘在与所述切口相对应的位置开设一与所述切口贯通的第一开口。
优选的,所述切口为一呈弧线状的切口。
优选的,所述环形盘上还开设有多个用于容纳润滑油脂的第二开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口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二开口与一个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环形盘的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转轴衬套采用聚甲醛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总成,其包括如上述的转轴衬套。
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目的一种车辆,其包括如上述的转轴衬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转轴衬套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容易的安装于转轴总成中,其在衬套主体上设有切口,并在环形盘上设与切口相通的第一开口,当转动装置转动时,衬套主体可以通过在圆周面上的变形,吸收由转动装置的转动端带来的扭矩,减少自身冲击,延长衬套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衬套主体的切口以及环形盘的第一开口内均可储存润滑脂,减少转动装置的转动端、芯轴(轴套)和转轴衬套之间的直接磨损,延长转轴衬套和转轴总成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衬套的轴测图;
图2表示图1的主视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衬套的左视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衬套的安装于转轴总成中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转轴衬套,包括:
一筒形的衬套主体100,衬套主体10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衬套主体100自衬套主体100的第一端至衬套主体100的第二端形成有一沿衬套主体100的轴向贯通的切口101;以及,
一凸设于衬套主体100的第一端端部的环形盘200,该环形盘200在与切口101相对应的位置开设一与切口101贯通的第一开口201。
本实用新型的转轴衬套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容易的安装于转轴总成中,其在衬套主体100上设有切口101,并在环形盘200上设与切口101相通的第一开口201,当转动装置转动时,衬套主体100可以通过在圆周面上的变形,吸收由转动装置的转动端带来的扭矩,减少自身冲击,延长衬套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衬套主体100的切口101以及环形盘200的第一开口201内均可储存润滑脂,减少转动装置的转动端、芯轴(轴套)和转轴衬套之间的直接磨损,同样可延长转轴衬套和转轴总成的寿命。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转轴衬套,优选的,如图1和图3所示,筒形的衬套主体100上的切口101呈弧线状。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转轴衬套,优选的,环形盘200上还开设有多个用于容纳润滑油脂的第二开口202。
如图1至3所示,优选的,环形盘200上的第二开口202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二开口202与一个第一开口201沿该环形盘200的周向均匀分布。安装时,环形盘200上的第一开口201、第二开口202以及筒形的衬套主体100上的切口101均可以储存一些润滑脂。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开口20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并不局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11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