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履带式磨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6313.2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9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祥;姜慧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英达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00 | 分类号: | B24B21/00;B24B21/18;B24B55/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孟宏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履带式 磨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履带式磨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磨边机结构简单,一般是由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夹具座和磨头组组合而成,在生产加工时,利用夹具座上的夹具夹紧工件,再利用磨头组对工件进行加工。
磨头组是磨边机上的重要部件,其主要用途是对物料进行磨边处理。现在所使用的磨头组主要是由电机驱动磨头转动对物料进行磨边,如果需要根据加工材料的工艺要求来对磨头组的各个部件进行调整,例如需要调整磨头组的高低以及前后距离时,则往往需要通过人工将整个磨头组或者相关的部件拆下后再进行位置调整然后再安装,安装效率比较低,并且对于磨削的时间以及磨削量只能凭人工的经验判断,这样所导致的失误率也较高,不适合现代加工中的高效率、高精度的加工要求。
现有技术中,磨边机的进料和位置调整都是人工的,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精确度也不高,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履带式磨边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履带式磨边装置,包括:
机架组件,安装有下述传动组件、磨头组件;
传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组件上,用于物料的传送;
磨头组件,包括磨头支架以及与所述磨头支架滑动连接的磨头组本体,用于物料的磨边;
伺服电机,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组件传送物料;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磨头组本体连接,用于驱动磨头组件对物料磨边;
电控机构,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伺服电机的运转;
位移监测组件,安装于所述磨头组件上,用于对所述磨头组本体的位移距离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机架组件包括进料工作台和磨边工作台,所述磨边工作台的一端延伸设置有进料工作台,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料工作台上,所述磨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磨边工作台上。
优选的,所述进料工作台进料方向一侧或两侧延伸活动设置有台板。
优选的,所述磨边工作台上还设置有防尘罩、除尘机构和吸尘机构,所述靠近进料工作台一侧的防尘罩为透明可视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风幕机和设置于靠近进料工作台一侧防尘罩上的风幕管,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风机和吸风管。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工作台上的传动带和传动轮,所述传动带为履带,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磨头组本体包括安装架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磨头,所述磨头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磨头组本体还包括角度调整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的多根螺杆,所述多根螺杆中的至少一根顶住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至少另一根顶住所述磨头。
优选的,所述磨头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
优选的,所述磨头为砂带、钢丝或铜丝砂轮、黑金刚砂轮、碗式砂轮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位移监测组件为光栅位移传感器,包括光栅主尺、读数头和数显表,所述光栅主尺安装于所述磨头上,所述读数头安装于所述磨头支架上,所述数显表安装于所述磨边工作台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电控机构控制伺服电机带动传动组件和磨头组件动作,从而实现自动传送物料以及自动磨边动作,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防尘罩可以防止磨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散发到外界环境中,污染环境,透明可视的防尘罩可供观察磨边加工的情况,便于掌握工作进展;风幕管吹出的风形成风幕,实现风幕搁尘功能;吸风管可以将粉尘吸出,避免因粉尘过多影响磨边工作质量;
(3)角度调整组件调节磨头的角度,从而实现调整磨边的宽度,更加方便;
(4)光栅位移传感器可精确显示磨头与物料的距离,从而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加精确,也提高了磨边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磨头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达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英达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6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