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丸子开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6273.1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0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宜辉 |
主分类号: | A23P1/02 | 分类号: | A23P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丸子 开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丸子开花机,属于食品加工机械。
背景技术
丸子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普通食品,可以加工制作成菜肴或丸子汤。丸子不仅可加工成各种肉制品,还可作成素食,深受广大民众喜爱。丸子的菜或汤虽然美味,但制作过程却比较麻烦,传统的制作丸子方法是,将馅料调制好后,用手抓挤成圆球状,再用另一只手帮助才可制成肉丸,然后再放入油锅或沸水中。操作时常常手忙脚乱,又要将原料挤压成球状入锅,还得陆续将炸好的丸子捞起,手上沾满了制作丸子的泥状面糊,很不卫生;并且在高温油锅上方操作时还担心烫手。现在人们发明了很多丸子机,基本上实现了丸子的机械化生产。但是生产出来的丸子一方面丸子个体过大,在蒸煮或油炸过程中变熟比较慢,甚至一些丸子表皮已经糊了,丸子中心部分依然没有熟,影响丸子的质量。另一方便人们对丸子的要求更高,期待在丸子上开口,形成不同的造型,使其外形更能吸引人们的食欲。现在大多数食品厂家在做丸子开口方面都是用手工去开口,一方面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另一方面食品卫生不容易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丸子开花机,它解决了现有丸子开花以下采用人工开花,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以及食品卫生不容易控制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丸子开花机,包括机架、进料系统、开花系统、进料管和出料斗,其中所述的进料系统包括进料斗、进料盘、进料孔和进料电机,所述的进料斗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进料盘设置在进料斗的内部,进料盘的底面上均匀设置有 进料盘孔,所述的进料孔设置于机架的钢板上,进料孔的中心和一个进料盘孔的中心在一条线上,所述的进料电机和进料盘相连接;
所述的开花系统包括成型盘电机、成型盘、刀具、开口圆盘和刀具滑板,所述的成型盘电机固定于机架上,成型盘电机于成型盘相连接,所述的成型盘的侧面均匀设置有成型孔,成型盘的底面上设置有和成型孔相对应的刀具进口,所述的刀具固定于成型盘的底面上,刀具包括刀片、刀杆和弹性部件组成,刀片可以通过刀具进口进入成型孔,所述的开口圆盘固定于机架上,开口圆盘的侧面与刀具相对应,所述的刀具滑板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的进料管将成型孔和进料孔相连通;所述的出料斗设置于成型盘的下面。
所述的进料盘孔的个数为6~12个。
所述的成型孔的个数为6~12个。
所述的刀片可以根据客户的喜好,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如为“米”型或“十”型。
所述的弹性部件为弹簧。
所述的进料盘上设置有进料挡板,所述的进料挡板为长方形,下面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丸子开花机采用丸子从进料盘进入成型盘,通过刀杆上的刀片的将丸子开口,实现了丸子开花的机械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操作的卫生条件可以方面控制,提高了食品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图。
图3为图1中的成型盘的B向示图。
图4为图1中刀具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丸子开花机,包括机架3、进料系统、开花系统、进料管7和出料斗11。进料系统包括进料斗4、进料盘14、进料孔6和进料电机2,所述的进料斗4固定在机架3上;所述的进料盘14设置在进料斗4的内部,进料盘14的底面上均匀设置有6~12个进料盘孔15;所述的进料孔6设置于机架3的钢板上,进料孔6的中心和一个进料盘孔15的中心在一条线上;所述的进料电机2和进料盘14相连接,用于驱动进料盘14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宜辉,未经李宜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6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