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套结机的切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2726.3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3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罗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纽兴克缝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5/00 | 分类号: | D05B6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套结 切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套结机,具体地说是电子套结机的切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缝纫机,配设有剪线的切线机构、扫线的扫线结构和抬压脚的压脚驱动结构。在现有技术中,切线、扫线以及抬压脚分别由独立的驱动机构来驱动,因此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电子套结机的切线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子套结机的切线结构,包括针板、设于针板底部的定刀片、动刀片以及用于驱动切线的电机。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驱动凸轮。驱动杆转动设置在机壳上,驱动杆的一端通过轴销与驱动凸轮相配合,另一端与切线连杆相连接。切线连杆通过动刀拉杆带动所述的动刀片运动切线。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改进的技术方案。
上述的动刀片转动设置在针板的底部。切刀连杆和调节连杆同轴转动设置在针板的底部。所述动刀拉杆的一端与动刀片相连接,另一端与切刀连杆相连接。所述调节连杆的一端通过驱动轴与切线连杆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联动轴与切刀连杆相连接。
上述的调节连杆制有调节槽,所述的联动轴固定设置在调节槽内并与切刀连杆相连接。
上述的定刀片通过螺钉固定在针板底部。
上述的切线连杆固定有与感应器相配合的感应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套结机的切线结构,其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驱动凸轮,通过驱动凸轮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的一端通过轴销与驱动凸轮相配合,另一端与切线连杆相连接。切线连杆通过调节连杆、切刀连杆和动刀拉杆带动动刀片运动切线,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针板1、定刀片2、动刀片3、电机4、驱动凸轮5、驱动杆51、第一转轴52、轴销53、切线连杆6、感应片61、感应器62、动刀拉杆7、切刀连杆71、调节连杆72、调节槽72a、联动轴73、驱动轴74、第二转轴75。
如图1所示电子套结机的切线结构,包括针板1、设于针板1底部的定刀片2、动刀片3以及用于驱动切线的电机4。
电机4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有驱动凸轮5。驱动杆51通过第一转轴52转动设置在机壳上。驱动杆51的一端通过轴销53与驱动凸轮5相配合,另一端与切线连杆6相连接。切线连杆6通过动刀拉杆7带动动刀片3运动切线。
动刀片3转动设置在针板1的底部。切刀连杆71和调节连杆72通过第二转轴75同轴转动设置在针板1的底部。动刀拉杆7的一端与动刀片3相连接,另一端与切刀连杆71相连接。所述调节连杆72的一端通过驱动轴74与切线连杆6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联动轴73与切刀连杆71相连接。
调节连杆72制有调节槽72a,所述的联动轴73固定设置在调节槽72a内并与切刀连杆71相连接。
定刀片2通过螺钉固定在针板1底部。切线连杆6固定有与感应器62相配合的感应片61。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纽兴克缝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纽兴克缝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27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晾晒架
- 下一篇:一种薄膜晶体管生长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