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源装置及投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2051.2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2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秋山光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G03B21/14;G02B27/28;G02B27/09;F21V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陈海红;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装置 投影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背景技术
现有,已知具备射出激励光的多个固体光源和通过从多个固体光源射出的激励光激励而发出荧光的荧光体层的光源装置。并且,已知具备如此的光源装置的投影机(例如,特开2004-327361号公报)。
在现有的光源装置中,荧光体层配置于来自多个固体光源的激励光聚光的聚光位置。因此,能够不会使从荧光体层发出荧光的发光区域的面积即集光率变大地使荧光的光量增强。因而,能够不会使光的利用效率下降地提高光源装置的亮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2736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在光源装置的技术领域中,要求能够不会使光的利用效率降低地更进一步提高光源装置的亮度的光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鉴于如此的情况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会使光的利用效率降低地更进一步提高光源装置的亮度的光源装置。并且,目的在于提供具备如此的光源装置、能够不会使光的利用效率降低地更进一步提高显示画面的亮度的投影机。
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光源装置特征在于:包括第1光源部、第2光源部、激励光合成部、透镜阵列、聚光光学系统和发光元件,所述第1光源部包括射出第1激励光的多个第1固体光源;所述第2光源部包括射出第2激励光的多个第2固体光源;所述激励光合成部对从所述第1光源部射出的多个所述第1激励光和从所述第2光源部射出的多个所述第2激励光进行合成,并作为合成激励光射出;所述透镜阵列将从所述激励光合成部射出的所述合成激励光分割为多个子光线束;所述聚光光学系统使所述多个子光线束进行聚光;所述发光元件通过以所述聚光光学系统聚光的所述多个子光线束激励而发出荧光。
根据该构成,利用从包括多个固体光源的2个光源部(第1光源部及第2光源部)射出的激励光发出荧光。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光源装置的亮度。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第1光源部及第2光源部统称为2个光源部。
并且,在对来自2个光源部的激励光利用激励光合成部进行了合成之后,使之聚光于发光元件。因此,与对来自2个光源部的激励光不利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激励光合成部地进行合成的情况相比较,可以相对于发光元件以更进一步小的入射角使激励光入射于发光元件的更小的区域。也就是说,能够使集光率的增大变小。在此意义上,也能够使起因于采用2个光源部而产生的荧光光的利用效率的降低变小。
并且,来自2个光源部的激励光通过介由透镜阵列和聚光光学系统在发光元件上重叠,光强度分布平均化。因此,可以在发光元件整体以同样的光强度照射激励光。由此,容易对光量进行控制,以免在照射过激励光的区域内局部地产生光饱和。从而,能够不会使激励光的利用效率降低地更进一步提高光源装置的亮度。
在所述光源装置中,优选构成为:所述激励光合成部具有使作为P偏振光入射的光透射且对作为S偏振光入射的光进行反射的偏振分离膜;所述多个所述第1激励光作为P偏振光入射于所述激励光合成部,所述多个第2激励光作为S偏振光入射于所述激励光合成部。
根据该构成,利用偏振分离膜的原理,可以对第1激励光和第2激励光以高的效率进行合成。
在所述光源装置中,优选:所述激励光合成部进一步具备夹持所述偏振分离膜地设置的第1透明构件和第2透明构件;所述多个第1激励光之中的一个第1激励光介由所述第1透明构件入射于所述偏振分离膜;所述多个第2激励光之中的一个第2激励光介由所述第2透明构件入射于所述偏振分离膜。
根据该构成,来自2个光源部的激励光在分别通过透明构件之后入射于偏振分离膜。因此,即使在折射率差在偏振分离膜和空气层(来自2个光源部的激励光直到入射于偏振分离膜为止通过的介质)之间大的情况下,也能够缓解所述折射率差。因而,与并非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透明构件形成于偏振分离膜的情况而是来自2个光源部的激励光直接入射于偏振分离膜的构成相比较,能够减少由于所述折射率差大而产生的光的损失。
在所述光源装置中,优选:所述激励光合成部配置为,所述第1透明构件和所述偏振分离膜之间的界面与所述第2透明构件和所述偏振分离膜之间的界面夹持所述偏振分离膜互相重叠。
根据该构成,在构成为第1激励光及第2激励光的各自入射于激励光合成部中夹持偏振分离膜互相对置的区域的情况下,容易以透明构件缓解所述折射率差。因而,能够对由于所述折射率差大而产生光的损失进行抑制。
在所述光源装置中,优选:所述激励光合成部配置为,所述第1透明构件和所述偏振分离膜之间的界面与所述第2透明构件和所述偏振分离膜之间的界面夹持所述偏振分离膜互相部分地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20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动手组装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教具
- 下一篇:一种交通信号灯灯时自动调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