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实验室吸附反应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1904.0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2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燕;邱骏挺;修晓茜;王文全;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高爽 |
地址: | 10002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实验室 吸附 反应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反应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实验室吸附反应容器。
背景技术
吸附法是环境科学领域常见的技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纯化效率高、重复使用率大等特点,因而被广泛运用于污水处理、物质提纯等工作中,其依赖的关键物理化学反应是吸附反应,该反应不仅受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与吸附剂的类型、吸附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为了能够定量反映不同因素对吸附作用影响的大小,很多学者在实验室中采用静态平衡法对不同种类的吸附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率和吸附容量进行了测算。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反应容器以烧杯为主,通常是将吸附剂直接加入到盛有待吸附溶液的烧杯中,这种方法有四个明显的缺点:1)吸附反应的时间不易控制,虽然加入吸附剂的时刻可被视为反应的起始时刻,但反应的终止时刻,即吸附剂脱离溶液的时刻却没有办法直接获得;2)吸附剂与溶液的分离过程非常麻烦,需要使用离心或者过滤等方法;3)吸附剂只能为固体沉淀而不能为溶液,否则无法将吸附剂同溶液进行分离;4)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封闭环境。综上,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实验室吸附反应容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活控制吸附反应时间、快速将吸附剂同待吸附溶液进行分离、扩大吸附剂类型、同时提供给吸附反应一个良好的封闭环境的新型的实验室吸附反应容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实验室吸附反应容器,包括主容器、吸附剂容器,以及密封盖;吸附剂容器顶部设有外翻的凸部,吸附剂容器置于主容器之中,通过凸部与主容器的容器口配合安装;吸附剂容器底部设有半透膜;密封盖通过螺纹结构与主容器的容器口外壁配合安装;吸附剂放置于吸附剂容器之中,待吸附的溶液放置于主容器之中,主容器中待吸附的溶液液面没过吸附剂容器底部。
密封盖内部沿周向设有两级密封卡齿,当吸附剂容器置于主容器之中时,内密封卡齿卡住吸附剂容器内壁;当吸附剂容器取出后,外封闭卡齿卡住主容器内壁。
半透膜为微滤、超滤、纳滤、或反渗透半透膜。
主容器由聚丙烯制成。
吸附剂容器由聚丙烯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吸附剂容器置入、取出可以有效的控制吸附反应的进行,并且可以方便快捷的将吸附剂同待吸附溶液进行分离。
本实用新型吸附剂容器底部设有不同孔径级别的半透膜,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对应类型的吸附剂容器以达到实验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包含一个两级密封卡齿,在反应过程中内密封卡齿将吸附剂容器进行密封,提供给反应一个良好的封闭环境,当吸附剂容器取出后,外封闭卡齿将主容器进行封闭,以便于溶液的保存。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容器采用聚丙烯材质,可抵御PH值1~14范围的酸碱和100℃左右的温度环境。
本实用新型采用聚丙烯材质,因此无毒、无害、价格低廉且可以回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的实验室吸附反应容器的示意图。
图中:1为吸附剂容器、2为主容器、3为密封盖、4为两级密封卡齿、5为半透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容器2、吸附剂容器1,以及密封盖3。主容器2与吸附剂容器1由聚丙烯制成。
吸附剂容器1底部设有半透膜5,半透膜5为微滤、超滤、纳滤、或反渗透半透膜。吸附剂容器1顶部设有外翻的凸部,吸附剂容器1置于主容器2之中,通过凸部与主容器1的容器口配合安装。
密封盖3内部沿周向设有两级密封卡齿4,当吸附剂容器1置于主容器2之中时,内密封卡齿卡住吸附剂容器1内壁;当吸附剂容器1取出后,外封闭卡齿卡住主容器2内壁。与此同时,密封盖3通过螺纹结构与主容器2的容器口外壁配合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依据所使用的吸附剂类型选择一种合适的吸附剂容器1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然后将吸附剂加入到吸附剂容器1,将待吸附的溶液加入到主容器2;再将吸附剂容器1置于主容器2中,以开始吸附反应,注意主容器2中的溶液液面需没过吸附剂容器1底端,以便吸附剂容器1中的吸附剂同主容器2中的溶液接触;盖上密封盖3以保证吸附反应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一段时间后,打开密封盖3,取出吸附剂容器1,此过程可将吸附剂同待吸附的溶液进行快速分离;最后再盖上密封盖3以便给剩余溶液提供一个良好的保存环境。由于将反应容器分为主容器2、吸附剂容器1和密封盖3三部分,而各部分之间可以灵活组装和拆卸,使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达到了前述的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1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