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机二板支承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0485.9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1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俞继印;林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天华远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82 | 分类号: | B29C45/8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徐良江 |
地址: | 3158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机二板 支承 液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二板支承结构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注塑机二板采用液压支承滑脚系统,用2组滑脚包含4个或以上柱塞油缸同步支承,使二板在移动过程中对拉杆的弯矩减小到最低限度,保证拉杆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提高了合模部件工作性能和寿命。
现有注塑机的二板支承液压系统,其实现方法为液压支承系统用一个蓄能器来维持系统压力,通过压力开关检测液压系统压力,当系统压力小于压力开关设定压力时,压力开关信号控制换向阀使蓄能器充液,当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断开换向阀停止充液。压力开关的压力设定需根据模板和模具重量进行手动调节,操作麻烦,而且二板不同部位柱塞油缸压力相同,模具安装后由于重心移位对二板支承效果不好,拉杆难处于水平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注塑机二板支承液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注塑机二板支承液压系统,包括控制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油路包括独立的二组,靠近二板大平面为一组,远离二板大平面的为另一组。
更好地,靠近二板大平面的一组控制油路中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将现有注塑机的二板支承液压系统的一组控制油路改成两组独立的控制油路,因此可控制现有支承系统中的两组柱塞油缸获得不同压力,提高了注塑机二板上模具安装后的支承效果。
靠近模板大平面一组控制油路采用压力传感器代替压力开关,注塑机控制器可根据模具重量自动设定压力,增强了操作简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塑机二板支承液压系统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
V1、V2表示控制蓄能动作的换向阀。
V3表示控制泄压动作换向阀。
V4表示单向阀。
V5、V6表示控制安全压力的溢流阀。
P1、P2表示蓄能器。
B1、B2表示压力表。
F1表示压力传感器,F2表示压力开关。
D1、D2、D3表示控制换向阀动作的电磁铁。
P表示系统高压油。
T表示低压回油。
虚线为控制油路。
实线为主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注塑机二板支承液压系统由两组独立的左右控制油路组成。
靠近模板大平面的左控制油路主要由蓄能器P1、换向阀V1、V3、溢流阀V5、压力传感器F1及连接管路组成,也包括常用的显示压力的压力表B1。
右控制油路主要由蓄能器P2、换向阀V2、单向阀V4、溢流阀V6、压力开关F2、及连接管路组成,也包括常用的显示压力的压力表B2。
右控制油路其压力设定由手动调节压力开关F2实现。当压力小于设定压力时,压力开关F2信号控制换向阀V2电磁铁D2吸合,对蓄能器P2进行充液;当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电磁铁D2断开,停止蓄能,蓄能器P2压力维持在设定压力,由蓄能器P2保证柱塞油缸压力维持在设定压力,溢流阀V6作为油路安全阀,调定压力比设定压力高2-3bar,防止油路压力过高对拉杆造成损伤。
右控制油路的压力开关设定的压力可由模板重量和模板下柱塞缸总数和油缸面积决定。
左控制油路其设定压力由注塑机控制器根据模具重量自动设定,当压力传感器F1检测到油路中压力小于设定压力时,电脑控制换向阀V1电磁铁D1吸合,对蓄能器P1进行充液;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到达设定值时,电磁铁D1断开停止蓄能,使蓄能器P1保持在设定压力,保证管路压力维持此压力。
换向阀V3起泄压功能,由于通过压力传感器反馈压力,当检测达到设定压力需由电磁铁D1断开蓄能换向阀V1时,这个过程中蓄能器P1压力存在过冲,这时通过电磁铁D3吸合,控制蓄能器P1压力通过换向阀V3从换向阀V1回油口(回油口垫阻尼)泄压,达到设定压力。
溢流阀V5同样作安全阀用。
左控制油路的设定压力为在右控制油路设定压力基础上增加模具重量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天华远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天华远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04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材厚度二次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PPR管件过桥弯注塑模具内的模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