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端环与导条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0474.0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0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乔建伟;徐长庚;刘彦华;李洪森;曲振业;杜振坤;刘彦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00 | 分类号: | H02K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73008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环与导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社会渐渐趋近自动化,而为自动化提供动力有电机和发动机,发动机噪音和振动比较大,而且效率比较低,一般都用于力矩不较大时,电机相对而言轻巧便捷,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样在机械领域在必不可少。然而电机的一些不足此时就会浮现出来,比如电机的散热问题,由于电机经常24小时转动,因此散热是最大的考验。专利号为ZL201220044314.8的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机转端环与导条焊接的旋转装置》,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把端环与导条焊接的装置,并没有改变端环和导条的结构形状,如以往一样,电机转子端环焊接在导条端部,阻挡了冷却风进入气隙,影响定子转子铁芯的冷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端环与导条焊接结构,克服了端环阻碍了电机内风扇对定子和转子铁芯的散热,造成电机温度过高,容易烧坏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端环与导条连接结构,包括端环和导条,所述的导条为与电机转子铁芯匹配固定连接的圆环,导条圆环外表面为圆形倾斜面和圆形平面构成的组合面,所述的端环为圆环,固定连接在在导条圆环内侧。
所述的导条的外表面与电机定子之间有间隙。
所述的端环与导条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改变的导条的形状,与以往的导条圆环紧贴固定连接在电机转子铁芯上相比,导条明显增大,导条外表面改为倾斜面和平面构成的复合面,然而端环的尺寸减少,并且与导条的连接位置由原来的端部改为圆环内侧,这样使得由内风扇吹来的风可以沿导条倾斜面进入转子与定子的间隙中和转子铁芯,然后流进散热通道排出,实现了转子内外层集体散热,特别是转子铁芯达到了很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端环和导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圆圈内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1.电机板、2.定子、3. 散热通道、4.转子铁芯、5.端环、6.导条、7.内风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端环5与导条6连接结构,包括端环5和导条6,所述的导条6为与电机转子铁芯4匹配固定连接的圆环,导条6的外表面与电机定子2之间有间隙导条6圆环外表面为圆形倾斜面和圆形平面构成的组合面,这样使得导条与电机定子形成一个角度,而且散热面积增大,方便内风扇7的风进入导条6与定子2的间隙,然后由散热通道3排出,达到转子外表面散热的目的,所述的端环同样为圆环形,通过焊接与导条6圆环内侧连接,这样就不会阻挡风进入导条6和定子2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04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记产品和由消费者验证产品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强力弹簧击发式汽车安全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