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8640.3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7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钟成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1 | 分类号: | H04N21/41;H04N21/4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电视接收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媒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电视接收终端。
背景技术
数字电视的发展使得数字电视接收终端(例如,机顶盒)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的电视机都设计为单调谐器(TUNER)模块,采用数字太和解密或CA卡解密方式并且兼容模拟TV功能。图1是传统的利用数字太和解密方式的一体机数字电视接收终端100的框图。如图1所示,当数字电视接收终端100工作在数字TV状态下,来自有线电视的RF信号进入单个的TUNER模块110(例如,TDA 18274芯片)并通过选频后输出IF中频信号,随后IF中频信号被送至智能电视芯片120(例如,Mstar 6A801)内的解调模块122用于解调出TS流。此TS流通过智能电视芯片120的TS1输出接口传输给智能电视芯片120外部的解密模块130(例如,数字太和解密芯片UTI1203),解密后信号将再次返回至智能电视芯片120的TS0输入接口,以进行后续的解复用。当数字电视接收终端100工作在模拟TV状态下,来自有线电视的RF信号进入单个的TUNER模块110并通过选频后输出IF中频信号,随后IF中频信号被送至解调模块122用于解调出模拟音视频信号并送至内部ADC电路(未示出)。不同于上述的数字TV状态,在模拟TV状态中的所有信号处理都将在芯片内部完成。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电视机为单TUNER的设计,只能同时接收一个频点的节目而不支持多路节目。即使将数字电视接收终端设计成多屏显示的方式,所有的屏也只能显示同一个频点的节目而不能显示两个或更多频点的节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包括第一TUNER模块和第二TUNER模块,其中第一TUNER模块和第二TUNER模块分别耦合于解调模块的第一ADC输入接口和第二ADC输入接口,解调模块另外耦合于解密模块的第一串行输入接口和第二串行输入接口,并且对应于第一串行输入接口的解密模块的第一串行输出接口耦合于智能电视芯片的输入接口并且对应于第二串行输入接口的解密模块的第二串行输出接口耦合于USB接口。
上述实施例能够同时接收并解密两个频点的数字节目,从而为用户节省使用成本并且改进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利用数字太和解密方式的一体机数字电视接收终端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一体机数字电视接收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更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数字电视机顶盒、网络协议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TV)、数字电视一体机等具有接收数字电视功能的终端。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可设计为支持数字节目接收的双TUNER结构,其中主TUNER用于通过电视屏幕来观看数字电视节目,而副TUNER可设计为其它用途。例如,可以将数字太和解密芯片UTI1203输出的TS改为串行设计从而应用于解扰双路TS流(即,双TUNER信号)。作为举例,副TUNER可以应用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将电视节目通过WIFI DISPLAY技术发射出去从而在卧室等位置也可以收看节目并且所收看的节目不受电视的主TUNER影响;第二,可以将副TUNER设计成个人视频录像(PVR)功能,从而实现在收看数字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录制其它频点的节目。请注意,副TUNER还可以根据需求而设计为其它功能的应用,这并不是本发明的限制。
每个TUNER模块都可以包括独立的RF单元和数字解调单元,其中RF单元对所接收到的下行第一中频或RF射频进行变频处理,将其转换成第二中频信号,而数字解调单元解调第二中频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TS传输流,并提供给解码器解码。上述TUNER模块可以是DVB-S、DVB-S2、DVB-T、DVB-T2、DVB-C、ISDB-T、DMB-TH、以及ABS-S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8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