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万能座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5501.5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9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贾立丽;梁业彬;杨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万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万能座充。
背景技术
目前,万能手机电池充电器,主要是用两个可以以弧形路线活动的金属电极片接触手机电池的正负极来给电池进行充电,由于金属电极片可以活动,因此,此种万能手机电池充电器几乎可以给所有的手机电池进行充电,现有的手机更新换代快,这样的万能手机充电器可以给多种手机电池进行充电,避免了资源的浪费。然而,正是因为这种手机充电器的金属电极片可自由活动,充电器上又没有其他的部件对需要充电的手机电池进行固定,因此,这种万能手机充电器在使用的时候难以使金属电极片与电池金属触片接触良好,手机电池难以平稳定位,给消费者带来了使用不便的困扰。
此外,现有的手机充电器大都只能在有电源时才能对手机电池进行充电,虽是“万能”,但失去了其便携带性,更不能应急使用。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万能座充,该万能座充在有电源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对数码设备或数码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在无电源的情况下,可以用座充内部的锂电池或者干电池对数码设备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万能座充,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顶面上设置有充电极和可供充电极滑动的轨道槽,所述充电极有3个,所述上顶面的底端设置有可动限位板,所述上顶面上还设置有转换开关;所述基座的前侧面设置有USB插孔,所述前侧面上还设置有干电池仓位;所述基座的后侧面上设置有折叠式插头;所述基座的内部设置有整流滤波电路、5V稳压测量电路及5V升压电路,所述充电极、USB插孔及折叠式插头与上述的整流滤波电路及5V稳压测量电路电连接,所述转换开关和干电池仓位与上述的5V升压电路电连接;所述基座的内部还设置有锂电池。
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利用其内部的锂电池和1.5V/3V的干电池经过5V升压电路后供给用户使用,增强了其便携性。
所述干电池仓位内设置有正极触头和负极触头,所述负极触头设置在可动挡板上。
所述基座的前侧面还设置有锂电池和干电池的电量显示板。
所述基座的右侧面上设置有LED照明灯和验钞灯。
所述基座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上述LED照明灯和验钞灯的开关。
所述基座的上顶面上还设置有充电指示灯。
所述USB插孔有2个。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既可在有电源的情况下,直接对数码设备或数码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也可在无电源的情况下,利用其自带的锂电池或者干电池经电量转换后对数码设备进行充电,增强了其便携性,可进行应急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的对电池进行加固的限位板是可外拉并可旋转的,使电池的固定变得简单而又稳定,方便了用户使用。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上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前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后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右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左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基座 2、充电极 3、轨道槽 4、可动限位板 5、转换开关 6、USB插孔 7、干电池仓位 8、折叠式插头 9、可动挡板 10、电量显示板 11、LED照明灯 12、验钞灯 13、开关 14、充电指示灯 15、正极触头 16、负极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万能座充,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上顶面上设置有充电极2和可供充电极2滑动的轨道槽3,所述充电极2有3个,所述上顶面的底端设置有可动限位板4,所述上顶面上还设置有转换开关5;所述基座1的前侧面设置有USB插孔6,所述前侧面上还设置有干电池仓位7;所述基座1的后侧面上设置有折叠式插头8;所述基座1的内部设置有整流滤波电路、5V稳压测量电路及5V升压电路,所述充电极2、USB插孔6及折叠式插头8与上述的整流滤波电路及5V稳压测量电路电连接,所述转换开关5和干电池仓位7与上述的5V升压电路电连接;所述基座1的内部还设置有锂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5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头可换式建筑多用镐
- 下一篇:一种验证玻璃导电的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