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并联充电的电路变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5107.1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6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莫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贵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63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并联 充电 电路 变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与充电器的连接装置,具体是一种蓄电池并联充电的电路变换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作为一种方便移动的动力,已经深入工业领域和生活领域。蓄电池做功一定时间后,其阶段电量使用终了,这时就必须给蓄电池充电。人们在给蓄电池充电时,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蓄电池满充状态的时间,以利提高蓄电池的使用效率,尤其是当今快节奏的社会,这个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蓄电池快速充电技术近年来发展快速。中国专利公报公布的申请号为201210050954.4的“蓄电池的并联充电方法”,该方法较好解决了蓄电池的快速充电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使蓄电池正常工作与快速充电的电路能够进行快速变换和“蓄电池的并联充电方法”在实际使用中操作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并联充电的电路变换装置。
一种蓄电池并联充电的电路变换装置,包括上体板、下体板、变路板、推拉杆、连接件,其特征是:推拉杆下端安装在变路板的中心孔口上,变路板置于上体板与下体板之间,连接件将上体板与下体板安装连为一体。
所述上体板的下侧面设置有与蓄电池的接线柱对应的插孔,其插孔的接线柱穿过上体板,上体板的四个角设置有孔口,中心设置有孔口。
所述下体板的上侧面设置有与蓄电池的接线柱对应的插孔,其插孔的接线柱穿过下体板,下体板的四个角设置有孔口。
上体板插孔的接线柱、下体板插孔的接线柱、蓄电池的正负极接线柱分别对应连接。
所述变路板的中心设置有孔口,上侧面设置有与上体板的插孔一一对应的插头,下侧面设置有与下体板的插孔一一对应的插头。
变路板上侧面的插头并联连接,即:与蓄电池中所有负极连接的插孔的对应插头连接,与蓄电池中所有正极连接的插孔的对应插头连接;变路板下侧面的插头串联连接,即:与蓄电池中第一个电池负极连接的插孔的对应插头和与蓄电池中第二个电池正极连接的插孔的对应插头连接,与蓄电池中第二个电池负极连接的插孔的对应插头和与蓄电池中第三个电池正极连接的插孔的对应插头连接,……与蓄电池中倒数第二个电池负极连接的插孔的对应插头和与蓄电池中最后一个电池正极连接的插孔的对应插头连接。
由设计可知,当推拉杆推进时,变路板下侧面的串联插头与下体板的插孔一一对应连接,这时就将蓄电池中的正负极接线柱串联连接,即蓄电池中第一个电池负极与第二个电池正极连接,第二个电池负极与第三个电池正极连接,……倒数第二个电池负极与最后一个电池正极连接;将蓄电池中的第一个电池的正极接线柱与电动机的正极接线柱连接,最后一个电池的负极接线柱与电动机的负极接线柱连接,蓄电池就可以带动电动机进行正常的工作了。反之,当推拉杆拉出时,变路板上侧面的并联插头与上体板的插孔一一对应连接,这时就将蓄电池中的正负极接线柱并联连接,即蓄电池中所有负极接线柱连接,所有正极接线柱连接;将蓄电池中的第一个电池的正极接线柱与充电器的正极接线柱连接,最后一个电池的负极接线柱与充电器的负极接线柱连接,充电器就可以给蓄电池进行快速的并联充电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功能可靠,使用方便,是蓄电池正常的串连使用与快速的并联充电的优良的一种蓄电池并联充电的电路变换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蓄电池的接线柱示意图;
图2是蓄电池的工作接线示意图;
图3是蓄电池的充电接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后视示意图;
图6是图4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图4的仰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变路板上侧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变路板下侧面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我们约定,所述蓄电池中包括六个电池。
图1中,所述蓄电池1中,每一个电池的正极板上设置有伸出电池槽盖外的正极接线柱11、12、13、14、15、16,每一个电池的负极板上设置有伸出电池槽盖外的负极接线柱21、22、23、24、25、26;正极接线柱11、12、13、14、15、16置于电池槽的一端,负极接线柱21、22、23、24、25、26置于电池槽的另一端。
图2中,所述蓄电池1中,工作接线是:蓄电池1中的接线柱12与21连接、13与22连接、14与23连接、15与24连接、16与25连接;蓄电池1中第一个电池的正极接线柱11与电动机的正极接线柱连接,第六个电池的负极接线柱26与电动机的负极接线柱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贵,未经莫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5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中间筒CO密封结构
- 下一篇:气压机的可拆分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