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能射线防护件及高能射线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4140.2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0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郑靖明;郑刚;赵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3/00 | 分类号: | G21F3/00;G21F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能 射线 防护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能射线防护领域,特别是一种高能射线防护件及高能射线设备。
背景技术
在X射线机及CT机等X射线应用领域以及其它如α射线、γ射线等高能射线应用领域,为了避免高能射线对周围部件造成损害,如在CT机中,为了避免X射线对旋转机架(gantry)、球管及准直器(collimator)等部件造成损害,需要在这些部件的表面覆盖防护件,用以屏蔽高能射线。
目前,制造高能射线防护件的方法主要有下述三种。
第一种:根据需要直接使用不同面积和厚度的铅皮加工高能射线防护板。这种方法加工工艺简单,价格便宜;但不能适应复杂形状的要求。
第二种:在玻璃、橡胶、纤维中增加铅材料以达到防护效果。这种方法可以适应特殊的要求,例如加工透明玻璃或防护服等;但其加工工艺复杂、难道高。
第三种:采用贵金属,如钨、钼等金属板材成型材料加工高能射线防护板。这种方法的防护效果好,且环保。但由于贵金属板材成型材料本身的制造过程包括:制粉末;制烧结模;约3500℃的高温烧结;压延成薄板;切割成型。除却制粉末外,其它均为非常昂贵的工艺过程,特别是其中的高温烧结,且该过程工艺复杂、难度高。用这种贵金属板材加工的高能射线防护板不仅价格昂贵,且加工非常难,不能适应复杂形状的要求,受到冲击时容易脆断。
此外,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在致力于寻找其它新型的高能射线防护件制造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高能射线防护件,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高能射线设备,用以提高高能射线防护件的形状可塑性。
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高能射线防护件,包括:一具有与被防护对象相配合的形状的空心壳体,和填充在所述空心壳体内部的高能射线防护材料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高能射线防护材料粉以粉末颗粒的形式或以其它液体稀释粉末的形式填充在所述空心壳体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高能射线防护材料粉包括:铅粉、钨粉、钼粉、钽粉、铼粉、锇粉、铱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心壳体为金属空心壳体、塑料空心壳体或复合材料空心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心壳体上具有加强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心壳体的封口采用焊接形式或粘接形式封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被防护对象为CT机的机架、准直器、X光球管或X光探测器;或者所述被防护对象为X射线机的机架、准直器、X光球管、X光探测器或病床。
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高能射线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具体实现形式的高能射线防护件。
其中,所述高能射线设备为CT机或X射线机。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高能射线防护件是采用在空心壳体内填充高能射线防护材料粉这种三明治式结构来实现的,且由于该空心壳体不受加工材料的种类限制,因此可根据被防护对象的外部结构加工对应形状的空心壳体,能适应复杂形状的要求。并且由于高能射线防护材料是以粉末的形式填充在该空心壳体中,因此对于添加环保型的高能射线防护材料的情况,相比于前述的第三种高能射线防护件的加工方法,省去了从粉末加工到板材的高复杂度及高成本的过程,使得该高能射线防护件在环保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工艺过程。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a和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能射线防护件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高能射线防护件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1b为高能射线防护件的一个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空心壳体的单侧设置有加强筋的高能射线防护件的一个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高能射线防护件的封口处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封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说明如下:
1 空心壳体
2 高能射线防护材料粉
11 加强筋
12 焊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4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