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综合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3718.2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6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章新能;何源;许栋;唐士忠;程奇;朱桂宝;张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航天特种缆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2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综合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电缆,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综合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气装备的小型化、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装备内的布线空间也越来越小,这对装备内部仪器用连接电缆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车载用地综合电缆,必须解决在狭小空间内完成信号和电源布线的要求,需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综合电缆,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中心电缆与同轴电缆组合在一起,解决在狭小空间内完成信号和电源布线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车载综合电缆,包括中心电缆、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电缆采用若干根绝缘导体相互绞合成束构成中心缆芯,中心缆芯外依次包覆有第一屏蔽层、第一护套层;同轴电缆包括有二芯导体组和三芯导体组,二芯导体组由二根绝缘导体相互交合成束并于外侧依次包覆有第二屏蔽层、第二护套层构成,三芯导体组由三根绝缘导体相互交合成束并于外侧包覆有第三护套层构成,所述的二芯导体组、三芯导体组沿环形间隔分布于中心电缆外周构成综合缆芯,综合缆芯外依次包覆聚酯薄膜绕包层、外护套层。
所述的车载综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均采用锡铜线编织构成,编织密度不小于85%。
所述的车载综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套层采用耐寒丁腈PVC材料挤塑成型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通过将中心电缆与同轴电缆组合在一起,使得电缆在狭小空间内完成信号和电源布线方便快捷,同时电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耐油、耐寒、柔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车载综合电缆,包括中心电缆1、同轴电缆2,中心电缆采用若干根绝缘导体1-1相互绞合成束构成中心缆芯,中心缆芯外依次包覆有第一屏蔽层1-2、第一护套层1-3;同轴电缆2包括有二芯导体组3和三芯导体组4,二芯导体组由二根绝缘导体3-1相互交合成束并于外侧依次包覆有第二屏蔽层3-2、第二护套层3-3构成,三芯导体组4由三根绝缘导体4-1相互交合成束并于外侧包覆有第三护套层4-2构成,二芯导体组3、三芯导体组4沿环形间隔分布于中心电缆外周构成综合缆芯,综合缆芯外依次包覆聚酯薄膜绕包层5、外护套层6。
第一屏蔽层1-2、第二屏蔽层3-2均采用锡铜线编织构成,编织密度不小于85%。
外护套层6采用耐寒丁腈PVC材料挤塑成型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设计参数:
1、中心电缆:采用AFPV-7×0.75mm2+1×1.0mm2
①导体:采用镀锡软铜线;
②绝缘:采用FEP;
③屏蔽:编织镀锡铜线,编织密度不小于85%;
④护套:-40℃耐寒丁腈PVC复合物护套。
2、二芯导体组:AFPF-150-6×2×0.35mm2
①导体:采用镀锡软铜线;
②绝缘:采用FEP;
③屏蔽:编织镀锡铜线,编织密度不小于85%;
④护套:采用FEP。
3、三芯导体组:AF-150-6×3×0.60mm2
①导体:采用镀锡软铜线;1-FEP绝缘屏蔽线:
②绝缘:采用FEP。
4、成缆:成缆后绕包聚酯薄膜。
5、护套:-40℃耐寒丁腈PVC复合物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航天特种缆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航天特种缆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37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接地环流电缆
- 下一篇:一种阻燃型硅胶绝缘碳纤维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