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管修复扩径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2365.4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5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于启海;单井华;韩军;潘恩林;张辉;曲玉忠;杨和胜;陈云华;将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 |
主分类号: | E21B29/10 | 分类号: | E21B29/10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褚贵良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修复 铣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平井修井作业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套管修复扩径铣刀。
背景技术:
目前,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套管缩径变形和损坏较常见,套管扩径修复主要是胀管器和铣锥修复两种工艺,胀管器修复在水平井中钻柱加力有限,很难修复到原来的通径;铣锥修复需要分级下入磨铣工具,而大直径铣锥径向尺寸接近套管内径时起下过程中容易阻卡,多次更换铣锥导致起下钻具劳动强度较大,更影响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套管修复扩径铣刀,该装置实现了有效减少修复套管工序,降低工人起下钻柱劳动强度,提高缩径井套管修复效率,节省大修成本。克服了现有铣锥修复套管需要多次更换铣锥,起下钻具劳动强度大,修复效率低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套管修复扩径铣刀,包括钻杆接头、 铣刀主体和铣锥体;钻杆接头、铣刀主体和铣锥体从上至下顺次连接,铣刀主体内安装有锥度柱塞,锥度柱塞上端与铣刀主体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锥度柱塞下端与铣刀主体之间安装有弹簧套,弹簧套内侧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装在锥度柱塞下端,复位弹簧上端顶在锥度柱塞的台阶处,下端顶在铣刀主体的台阶上;将焊有合金片和合金柱的刀体安装在铣刀主体的侧孔内,刀体的内倒锥面与锥度柱塞的外倒锥面相吻合,刀体两端装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上端压有压板,压板通过压盖螺钉固定在铣刀主体上;铣锥体表面焊有合金块和锥体合金柱,铣锥体下端设有喷嘴。
刀体的个数为3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前端锥度高效磨铣结构和中部三翼扩径钻铣刀结构,因而具有使铣锥磨铣和扩径钻铣功能于一体的效果,有效减少修复套管工序,降低工人起下钻柱劳动强度,提高缩径井套管修复效率,节省大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套管修复扩径铣刀,包括钻杆接头1、 铣刀主体2和铣锥体12;钻杆接头1、铣刀主体2和铣锥体12从上至下顺次连接,铣刀主体2内安装有锥度柱塞4,锥度柱塞4上端与铣刀主体2之间通过密封圈3密封,锥度柱塞4下端与铣刀主体2之间安装有弹簧套11,弹簧套11内侧安装有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套装在锥度柱塞4下端,复位弹簧10上端顶在锥度柱塞4的台阶处,下端顶在铣刀主体2的台阶上;将焊有合金片6和合金柱7的3个刀体8分别安装在铣刀主体2的3个侧孔内,刀体8的内倒锥面与锥度柱塞4的外倒锥面相吻合,刀体8两端装有压缩弹簧9,压缩弹簧9上端压有压板,压板通过压盖螺钉5固定在铣刀主体2上;铣锥体12表面焊有合金块13和锥体合金柱14,铣锥体12下端设有喷嘴15。
本实用新型通过钻杆下入井内,在铣锥体12锥面和侧面合金块13接触挤压变形套管时,正循环修井液的同时旋转钻柱使铣锥体12的切削刃旋转磨铣切削变形套管,根据进给情况控制好钻压、转速和修井液排量,保证磨铣扩径铣头安全高效切削修复缩径套管。完成初级扩径修复后,钻柱跟进下移,锥度柱塞4在循环压差的作用下下移,其自身的两个外锥面推动三个刀体8扩大直径(最大刃具尺寸小于套管内径4-5mm,保证扩径修复范围在相应的套管内),在接触到初级扩径修复的套管时,刀体8接着钻铣修复缩径套管,前端初级磨铣和二次扩径钻铣的金属屑随着修井液循环出井筒,同时切削刃具在修井液的冷却下,保证切削效率和强度,从而提高了套管缩径井的扩径修复效率。修复缩径后停止循环修井液,锥度柱塞4上下端的压差消失,复位弹簧10伸长,推动锥度柱塞4上行,刀体8在压缩弹簧9的作用下向内缩径,然后就可顺利提出套管修复扩径铣刀。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23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船用滑轮
- 下一篇:运输直升机的活动尾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