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铜排无感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2265.1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5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叶鹏;王华超;林钢;敬伟;韩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10002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铜排无感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流传输技术,涉及一种能减小飞机起动系统直流输电母线上寄生电感的大功率铜排无感线。
背景技术
飞机起动系统通过大功率铜排直流输电母线向启动电机供电,目前的大功率铜排直流输电母线由两个铜排组成,在铜排外面包覆绝缘材料。两个铜排的间距大于10mm。其缺点是:当启动电机启动和断开时,由于铜排存在寄生电感,导致直流输电母线内产生高压脉冲。飞机起动系统工作时的电流大,工作频率又比较高,使高压脉冲的频率和幅值很高,使飞机起动系统的电路结构复杂,体积和重量增加,成本上升,必须加以抑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减小飞机起动系统直流输电母线上寄生电感的大功率铜排无感线,以便降低高压脉冲的幅值,简化飞机起动系统的电路结构,减小体积和重量,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功率铜排无感线,其特征在于:它由上铜排1、下铜排3和夹在上铜排1与下铜排3之间的绝缘板2组成;上铜排1和下铜排3的厚度为δ,δ=1mm~6mm,绝缘板2的厚度为0.5mm~3mm,上铜排1的下表面与绝缘板2的上表面用绝缘胶粘接为整体,下铜排3的上表面与绝缘板2的下表面用绝缘胶粘接为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能减小飞机起动系统直流输电母线上寄生电感的大功率铜排无感线,降低了高压脉冲的幅值,简化了飞机起动系统的电路结构,减小了体积和重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大功率铜排无感线,其特征在于:它由上铜排1、下铜排3和夹在上铜排1与下铜排3之间的绝缘板2组成;上铜排1和下铜排3的厚度为δ,δ=1mm~6mm,绝缘板2的厚度为0.5mm~3mm,上铜排1的下表面与绝缘板2的上表面用绝缘胶粘接为整体,下铜排3的上表面与绝缘板2的下表面用绝缘胶粘接为整体。
所说的绝缘板2由环氧玻璃布、聚四氟乙烯等绝缘材料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用尽可能宽的铜排结构,将正负母线之间的距离尽量缩短,这样就可以减小工作时电流环内的面积,有效减少母线上的寄生电感和开关管关闭时的电压尖峰。
实施例1
某型飞机起动系统大功率铜排直流输电母线的最大传输功率为30kW,上铜排1和下铜排3的厚度δ=2mm,绝缘板2的厚度为0.5mm,所说的绝缘板2由环氧玻璃布制造。试验证明,该实施例降低了高压脉冲的幅值达80%以上。
实施例2
某型飞机起动系统大功率铜排直流输电母线的最大传输功率为18kW,上铜排1和下铜排3的厚度δ=2.5mm,绝缘板2的厚度为1mm,所说的绝缘板2由聚四氟乙烯制造。试验证明,该实施例降低了高压脉冲的幅值达70%以上。
实施例3
某型飞机起动系统大功率铜排直流输电母线的最大传输功率为26kW,上铜排1和下铜排3的厚度δ=3mm,绝缘板2的厚度为1mm,所说的绝缘板2由环氧玻璃布制造。试验证明,该实施例降低了高压脉冲的幅值达7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22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光纤复合油井探测电缆
- 下一篇:一种防鼠、防蚁、防潮、耐油控制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