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内科用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1145.X | 申请日: | 201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2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强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14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科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用穿刺针。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心包液患者的治疗,多采用穿刺抽取的方法。目前,一般采用传统的针头进行穿刺,由于针头前端较为尖锐,而穿入心包后,由于心脏一直跳动,针尖很容易刺伤心肌,甚至引起心脏骤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有些方案采用套管式穿刺针,但这种穿刺针操作较为麻烦,很容易使空气进入心包内,在穿刺效果上也很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穿刺安全,操作方便的心内科用穿刺针。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心内科用穿刺针,包括穿刺针管,穿刺针管前端设有斜面尖端,后端设有注射器连接座;其特征在于:穿刺针管内中前部位置设有一柱塞,柱塞前端圆滑,柱塞上设有由侧壁通向尾端的通液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穿刺前将其与注射器连接,注射器内保留一定的药液或生理盐水,穿入心包后,推动注射器驱使柱塞向前移动,当柱塞侧壁上的通液孔暴露在穿刺针管外时,即可实施积液抽取或药物注射,柱塞前端圆滑可防止对心肌造成损伤。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穿刺安全,具有显著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柱塞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柱塞,2、通液孔,3、穿刺针管,4、注射器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2所示,一种心内科用穿刺针,包括穿刺针管3,穿刺针管3前端设有斜面尖端,后端设有注射器连接座4;其特征在于:穿刺针管3内中前部位置设有一柱塞1,柱塞1前端圆滑,柱塞1上设有由侧壁通向尾端的通液孔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强,未经张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1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截面客车侧围立柱结构
- 下一篇:高仿真皮毛一体面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