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0099.1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7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兴强 |
主分类号: | B63B1/38 | 分类号: | B63B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张少君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船体的船底一般不是平面,船底的鳍片通常是与水面垂直,用于导向。船在行驶的时候,若水面风浪较大,船体很容易被抛离水面,从而使船体在水面上持续颠簸。另外,船在行驶时,由于船底大部分面积与水面接触,其受水的阻力较大,使船的行驶速度很难得到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体结构,使行船的时候更平稳,并且有助于提高船的行驶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体结构,所述船体的船底为平面;所述船底上设有两片以上的鳍板,所述鳍板的表面为扁圆弧面,鳍板与船底为面相交,所述鳍板通过角度调整装置调整其与船底之间的夹角;所述船底沿纵向方向设有三片以上不一定等距但对称分布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船底为垂直设置,相邻导流板之间形成高压气仓。船底为平面设计,使船底受力更均匀,其高行船时的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的鳍板的横截面直接与水撞击,但是由于鳍板的横截面很小,可以减少船体在行驶时的阻力;由于鳍板的表面与水面呈一定角度,船在高速行驶时,水对鳍板表面产生压力,从而使船体产生较大的向上推力;同时通过角度调整装置自动调节鳍板与船底之间的夹角,使船底始终保持与水面的一定的高度和夹角,将船体大部分脱离水面一定的距离,保持船行驶的快速和良好的平稳性;另外,由于行船时,鳍板处于水中,鳍板在上下面受阻力较大,因此能很好的防止船体在高速行驶时产生急上急下的撞击力等。船在高速行驶时,船尾与水面接触,船头与水面脱离,气体不断的被吸入高压气仓内,并在高压气仓内形成高压,这部分的高压气体可以产生强大的托力,结合鳍板的作用,可使船体与水面保持一定距离。
作为改进,所述船底上设有的鳍板的数量为2的倍数,其对称分布在船底,使船底的受力更均匀,确保行船的平稳性。
作为改进,行船时,所述鳍板处于水面以下。
作为改进,所述鳍板与所述船体为独立分离。
作为改进,所述船底上设有的导流板的数量为3片以上,其分布呈轴对称,使船底的受力更均匀,确保行船的平稳性。
作为改进,所述船体两侧分别设有导流板。
作为改进,行船时,由于船头距离水面的高度大于船尾距离水面的高度,因此,所述所述导流板的高度由船头至船尾逐渐减小。
作为改进,所述船体结构适用所有吨位的船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调节鳍板的角度,使船底部平面与水面呈现1-5°的夹角,并在船高速行驶时能在底部的高压气仓产生高压气体,在对船体形成向上的推力,从而使大部分船体在高速时离开水面;减少摩船体与水面的磨擦力和船体划开水面时消耗的动力,从而很好的达到提高速度和保持平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3所示,一种船体结构,所述船体的船底3为平面。所述船底3上设有两片以上的鳍板2,可根据船底3面积的大小设置,本实施例中,在船底3一共设置四片鳍板2,所述鳍板2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鳍板2呈板状,鳍板2的表面为扁圆弧面,鳍板2的截面积较小,鳍板2与船底3为面相交;所述鳍板2与所述船体为独立分离,所述鳍板2通过角度调整装置4调整其与船底3之间的夹角,所述角度调整装置4只需将鳍板转动一定角度即可,电机通过偏心或杠杆等配合就可以实现。所述船底3沿纵向方向设有三片以上不一定等距但对称分布的导流板1,可根据船底3面积的大小设置,本实施例中,一共设有四片导流板1,船底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片,且这导流板1为轴对称分布;所述导流板1与船底3为垂直设置;行船时,由于船头距离水面的高度大于船尾距离水面的高度,因此,所述所述导流板1的高度由船头至船尾逐渐减小;相邻导流板1之间形成高压气仓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兴强,未经赵兴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0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