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无损耐压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9673.1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7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荫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明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无损 耐压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学检测仪器,尤其涉及一种测定电子器件或绝缘材料直流击穿电压的仪器。
背景技术
直流击穿电压是电子器件和电子材料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通常采用耐压测试仪来测得,其原理是:对电子器件提供一个直流电压,逐渐增大该电压,当电子器件产生的漏电电流等于规定值时,此时的电压值即为测得的直流击穿电压。
目前的这类耐压测试仪电路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测试前需要进行多项参数设定,操作较为麻烦,容易出现纰漏;尤其针对高耐压器件进行测量的耐压测试仪,由于输出电压较高,操作前必须装备必要的防护设施(绝缘脚垫、绝缘手套、绝缘服装等、参数设定),操作更为繁琐,一旦疏忽,将给操作者造成人身伤害,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能完全满足目前发展的电气安全性能测试工作的需要。
另外,采用目前的高压耐压测试仪进行测定时,升压时电压控制不当,会对器件造成损伤或致器件报废,且测试过程费时较长,故一般适用于产品的抽样检测,不能保证批量器件完全符合标准,也不适用于特定器件的耐压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安全方便,易于操作,且不对待测器件造成破坏的高压无损耐压测试仪。
电子元器件的直流击穿电压一般是这样规定的,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和测试环境下,器件在高电压的作用下,当通过其的漏电流值为规定值I0时,这时被测器件承受的电压值即是该器件的击穿电压,漏电流值I0可由相关标准查出,为确定值。
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为:两测试触点设置在一个高压恒流源上,连接待测器件后恒流源形成通路,设计的恒流值等于待测器件规定允许通过的漏电流值I0,恒流源输入端设有测试电路指示灯,测试触点一侧设有工作指示灯,两测试触点之间的电压由电压表显示;恒流源由隔离升压变压器、整流桥及电容构成的桥式整流滤波电路来提供工作电压,隔离升压变压器输入端设有电源指示灯及安全按钮。
所述安全按钮的断点设置在火线上。
所述的恒流源由稳压管W、高反压晶体管T0及电阻R2连接构成。
所述的高反压晶体管T0根据所需耐压值由若干复合管串接构成。
在上述恒流源中,恒流值是由电阻R2和稳压管W决定的,恒流值与待测器件的漏电流值I0相等,故存在下述公式:恒流值=漏电流值I0=(稳压管W的稳压值-高反压晶体管T0的基极、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值)/R2阻值,漏电流值I0为确定值,高反压晶体管T0的基极、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值可经测量获得,故可根据:R2阻值=(稳压管W的稳压值-高反压晶体管T0的基极、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值)/漏电流值I0,计算R2阻值。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测试触点设置在恒流源中,因预先设定的恒流值与待测器件规定的漏电流值I0相等,所以恒流源导通后,流经待测器件的电流值亦为I0,待测器件两端的电压即为击穿电压,且不受输入电压增加而变化,故可保证不对待测器件造成破坏;其采用隔离升压变压器隔离交流电网,安全按钮设置在火线上,且设有多个指示灯,可让操作者明确仪器带电状态,谨慎操作;在断电情况下接入待测器件,只需闭合安全按钮即可获知击穿电压,步骤较少,操作简单,有益于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高反压晶体管T0由若干复合管串组形成,耐压高,成本低,耐压值可根据需要调整复合管的串组数量,可满足高击穿电压的测试。综上所述,本电路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施;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具有显著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所示,高反压晶体管T0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2接地,同时高反压晶体管T0的基极端通过稳压管W接地,用于连接待测器件的测试触点A1、A2设置在高反压晶体管T0的集电极端,测试触点A1、A2上设有显示两点之间电压值的数字电压表,将待测器件连接后,上述电路构成一个高压恒流源,流经待测器件的电流是恒定不变的;根据击穿电压的定义,当通过的漏电流值为规定值I0时,待测器件两端的电压即为击穿电压。而电压值通过数字电压表进行显示,即可实现击穿电压的测定;由于测试电路采用恒流源,流经待测器件的电流是器件允许的安全电流值,故可保证待测器件免遭破坏,实现所谓的无损耐压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明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明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96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视频分析的银行自助服务区域尾随行为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卫生纸卷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