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红外线释放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8287.0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7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彭淑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金堂股份有限公司;彭淑贞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雷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释放 | ||
技术领域
本创作提供一种远红外线释放环,以供使用者配戴于足部、手部。
背景技术
早期人们对于远红外线的认知,大多属于学术或医疗领域中的研究范围,近年来远红外线的应用逐渐成熟且迈向生活化,而常见于各种日常生活用品或服饰用品之中。
远红外线是指光谱上位于3μm-1000μm的光波,属于红外线波长范围中的其中一个区段,属为不可见光,而生物体可以“热”的形式,感受其存在。其中又以6μm-14μm范围为一般生物体最能感受的区段,因此于一般研究中通常称的为生物能区段,也因此经常被应用于促进血液循环或御寒之用。
目前市售各式远红外线产品,为了便于使用者穿戴,通常是将远红外线释放单元车缝于纺织物品,或是将远红外线释放单元附着于织线,再编织成供一般使用者穿戴之物。
惟纺织品容易会有吸附汗液、皮屑、油脂等藏污纳垢而引起过敏、局部发痒、汗垢难堪、发霉等情形,若经常清洗又会有附着脱落、剥损或效能降低的问题。
再者,一般应用于使用者手部或足部的远红外线产品,其穿戴方式大多为皮带扣合、链接或是用魔鬼毡(自粘毡)进行固定,除了造成体积、重量的增加之外,会造成使用者穿戴时的突兀感。有鉴于此;创作人针对此如何能让使用者以最轻松自在且美观大方的方式来穿戴远红外线产品进行研发与改良,进而设计出本创作的远红外线释放环。
发明内容
本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线释放环,除了能通过远红外线的释放以促进使用者能相对应产生的正面的效果之外,更进一步能提供使用者 穿戴、携带的使用便利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创作远红外线释放环,具有一体成型的无接缝弹性环状体,该环状体具一弧凸的外表面,令环状体断面中央的厚度大于两侧的厚度,且该弹性环状体内固定有至少一远红外线释放单元。
所述环状体的内表面为光滑面,令使用者穿戴时更为舒适。
所述弹性环状体由医疗级硅胶材质所构成,以令使用者长时间穿戴时不会产生不舒适感,并且可有效避免发生穿戴者皮肤过敏的情形。
所述远红外线的波长为6-14微米,以强化穿戴者的感受。
所述该远红外线释放单元为弹性环状体所包覆遮蔽,远红外线释放单元的态样包含片状、条状、颗粒状、晶粒状、粉末状其中之一,可防止远红外线释放单元直接与穿戴者的皮肤接触而产生的不适感。
相较于一般的远红外线产品,本创作除了能通过特定波长的远红外线作用于人体外,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弹性环状体采无接缝的一体成型结构,可防止藏污纳垢的情形发生。
2、外表面采独特的弧凸设计,不但在结构上可以使远红外线释放环能承受更大的拉力而不影响其拉伸长度之外,在视觉效果上还可令远红外线释放环看起来较薄,而降低日常生活中穿戴于手足的突兀感。
3、弹性环状体一体成型结构易于清洗。
4、轻巧且不占空间的结构,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创作最佳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为本创作最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创作最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创作最佳实施例的拉伸态样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环状体;11-外表面;12-内表面;20-远红外线释放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据本创作的技术手段,列举适于本创作的实施方式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图1至图4所示,图中揭示本创作远红外线释放环,具有一体成型的无接缝弹性环状体10,该环状体10具一弧凸的外表面11,令环状体10断面中央的厚度大于两侧的厚度。
所述环状体10的内表面12为光滑面,令使用者穿戴时更为舒适。而所述弹性环状体10由医疗级硅胶材质所构成,以令使用者长时间穿戴时不会产生不舒适感,并且可有效避免发生穿戴者皮肤过敏的情形。
且该弹性环状体10内固定有至少一远红外线释放单元20,该远红外线释放单元20的态样包含片状、条状、颗粒状、晶粒状、粉末状其中之一,所述远红外线的波长为6-14微米,以强化穿戴者的感受。本实施例远红外线释放单元20采微细的晶粒状态样实施,实际实施时可依不同使用需求而采稍大或其它造型的远红外线释放单元20。
远红外线释放单元20由环状体10所包覆遮蔽,环状体10的内表面为光滑面,令使用者穿戴时更为舒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金堂股份有限公司;彭淑贞,未经紫金堂股份有限公司;彭淑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8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立体画的电冰箱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结构的冰箱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