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辅助内镜操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8002.3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1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申;王东;徐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兆申;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5 | 分类号: | A61B1/005;A61B17/9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操作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软性内镜设备操作平台,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灵活操纵多器械精准配合使用的辅助内镜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软性内镜被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已经50多年的历史了。历经纤维内镜、电子内镜、超声内镜等阶段,目前广泛使用于在人体自然腔道内进行简单操作动作的治疗,且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软性内镜都是观察方向和器械的轴线平行,基本上是平视器械对病灶部位的操作,在器械操作时视野没有空间感,不能准确的判断方位和距离。
2.所使用器械的各种姿态都是通过单手分别调整内镜操纵部的大小旋钮,使内镜的镜身向四个方向弯曲才能得以实现的,操控过程只能分别调整一个方向后再调整另外一个方向,过程比较繁琐。
3.常用的软性内窥镜大多数为单器械孔道,只有一个孔道可以通器械,单孔道的软性内镜在手术时只能使用一个器械,就如同人只使用一只手在工作,很难或无法完成需要双手配合的工作,单器械也缺少相应的配合,一些稍微复杂的动作需要分解成很多的步骤完成,像粘膜剥离这样需要复杂动作的手术,如果使用单孔道内镜操作由于缺乏配合所以手术时间比较长,手术风险较高。
4.双孔道软性内窥镜,虽然可以通入两个器械,但双孔道内镜在使用时如同人伸直双臂眼睛平视双手进行操作,视角只能平视着两个器械对病灶的操作,两个器械只能做简单的运动配合度程度有限,两个器械不能非常灵活的被操控运动并能灵活准确的相互配合,不能实现类似人的双臂带动两只手,那样自由、灵活、准确的相互配合操作。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对内镜的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如ESD和NOTES手术需要准确的方位判断、精确的距离感和多器械灵活操控并能精准的相互配合完成手术中的各种复杂、精密的操作。现有的普通内镜几乎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内镜操作平台,具有准确的方位判断、精确的距离感和多器械灵活操控性并能精准的相互配合完成手术中的各种复杂、精密的操作,扩展了手术方法和治疗范围,可以进行人体自然腔道疾病的治疗,也可以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进入腹腔完成以前只有外科医生才能完成的手术,在体表根本无任何破损,不仅能满足了一些爱美患者要求,而且对一般患者的术后回复十分有利,不必过多的卧床休息和限制一些活动,尤其对年龄比较大的不能耐受开刀的患者更是解除病痛的首选治疗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辅助内镜操作平台,包括有插入部、连接部和控制部,所述插入部包括一五腔管、一先端件和一转接管,先端件中空并具有光滑的倒入角,先端件固定在五腔管的前端,转接管固定在五腔管的后端,五腔管具有一个位于中心的主通孔和四个位于四周的小通孔;所述连接部包括一根主弹簧管和四根细弹簧管,主弹簧管和四根细弹簧管的远端均固定连接在转接管上,主弹簧管与五腔管的主通孔连通,四根细弹簧管分别与五腔管的四个小通孔连通,四根钢丝绳的远端分别穿过四根细弹簧管和五腔管后与先端件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部包括通过万向接头连接的下端件和上端件,主弹簧管和四根细弹簧管的近端与下端件固定连接,四根钢丝绳的近端分别穿过四根细弹簧管和下端件后与上端件固定连接,下端件上设有与主弹簧管连通的接头。这样,转动控制部的上端件时通过钢丝绳牵引带动器械远端的先端件上下左右转动,上端件用于固定上转动块同时外形便于操作者手持,下端件上有突起的接头用于医疗器械的插入口,医疗器械通过该接头进入主弹簧管内并伸出先端件,同时可以实现对先端件姿态灵活、准确的控制,并使医生具有操作手感。
作为优选,所述主弹簧管和四根细弹簧管外面套设有外套管。
作为优选,所述先端件为金属加工件,中间为通孔,四周均匀分布四个用于固定钢丝绳的小孔。
作为优选,所述五腔管为PTFE管。
作为优选,所述转接管为金属加工件,中间为通孔,前端为用于固定五腔管的沉孔,尾端四周均匀分布四个用于固定细弹簧管的小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细弹簧管和主弹簧管均由扁金属丝经紧密缠绕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万向接头包括下转动块、十字块和上转动块,下转动块固定在下端件上,上转动块固定在上端件上,下转动块和上转动块通过十字块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兆申;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未经李兆申;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8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