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7427.2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2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邬文泰;陈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6 | 分类号: | B01D4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季萍 |
地址: | 21221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器,特别涉及一种过滤气体中杂质的分离器,属于气体分离设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过滤器是输送介质管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通常安装在减压阀、泄压阀、定水位阀或其它设备的进口端,用来消除介质中的杂质,以保护阀门及设备的正常使用。
传统的过滤器,为了提高过滤效率,通常采用加大过滤风量的方式来实现,为了加大过滤风量,对折流板进行改进,以改变其曲面。然而,现有的曲面结构并不能满足过滤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效率高、且过滤好的分离器,该分离器结构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均匀分布若干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平行排列,其中,所述折流板为弧形板体,所述折流板的侧面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折流板交叉相连。
上述的新型分离器,其中,所述挡板的内侧面与所述折流板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为30°。
上述的新型分离器,其中,所述挡板为钩形板,所述挡板由连接部分及阻流部分组成,所述阻流部分呈弧形。
上述的新型分离器,其中,所述壳体内壁上设有梳状板,所述梳状板分别位于所述折流板两端,所述折流板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结构与相应的梳状板连接。
上述的新型分离器,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梳状板上的凹槽、设置在折流板上的凸边,连接时,所述凸边卡在所述凹槽内。
上述的新型分离器,其中,所述凹槽开口端呈喇叭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带尘(颗粒)气流穿过分离器时,因为折流板本身的曲线变化导致气流流动的方向改变,同时因为折流板上挡板的存在,又导致气流出现局部逆转流向,从而使得气流中的颗粒因惯性作用被折流板阻断流向而从气流中分离,大大改善了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提高了分离效率;另外,由于所述挡板的内侧面与所述折流板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为30°,能有效地拦截尘埃粒子,又不对气流形成过大的阻力,在提高分离效果的同时,避免产生较大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率,满足了分离器的要求;再由于折流板通过凹槽与凸边的配合安装在梳状板上,方便了折流板的拆卸、清洗,从而,方便了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折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分离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均匀分布若干折流板2,所述折流板2平行排列,所述折流板2为弧形板体,所述折流板2的侧面设有挡板3,所述挡板3与所述折流板2交叉相连。为了既能有效地拦截尘埃粒子,又不对气流形成过大的阻力,可将挡板3的内侧面与所述折流板2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α设计为30°。所述挡板3为钩形板,所述挡板3由连接部分31及阻流部分32组成,所述阻流部分32呈弧形。所述壳体1内壁上设有梳状板4,所述梳状板4分别位于所述折流板2两端,所述折流板2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结构与相应的梳状板4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梳状板4上的凹槽41、设置在折流板2上的凸边21,连接时,所述凸边21卡在所述凹槽41内,由于折流板通过凹槽与凸边的配合安装在梳状板上,方便了折流板的拆卸、清洗,从而,方便了使用。为了方便安装,所述凹槽41的开口端呈喇叭状。
带尘(颗粒)气流穿过分离器时,因为折流板本身的曲线变化导致气流流动的方向改变,同时因为折流板上挡板的存在,又导致气流出现局部逆转流向,从而使得气流中的颗粒因惯性作用被折流板阻断流向而从气流中分离,大大改善了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提高了分离效率。
以上实施例的描述较为具体、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7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