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打鼾的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6432.1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2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源;吴宗儒;刘森永;刘宗翰;蔡玟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张俊阁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打鼾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枕头,特别指一种借助枕头本体上表面的结构设计,进而改变使用者睡眠姿势的以防止打鼾的枕头。
背景技术
打鼾主要的原因是睡眠时,上呼吸道某些可松塌构造(如:悬雍垂、软颚、扁桃腺前后弓、舌根)位置发生改变导致呼吸道狭窄,随着呼吸道进气送气产生振动声响所致;有此症状者轻者是影响到旁人的睡眠,重者将因睡眠呼吸中断症而死亡。
但是,打鼾有时可以通过减重、改变睡眠姿势、或使用口内止鼾器等获得减轻、改善;有时则须针对上呼吸道不同阻塞部位(有时为多重部位),以手术予以切除或重建,让上呼吸道通畅,而实际上也存在有进行过手术却依然打鼾的人、因鼾声而离婚的人。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特别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期待能提供一种借助枕头本体上表面的结构设计,进而改变使用者睡眠姿势来牵引呼吸道,以避免呼吸道因松弛所造成振动声响的防止打鼾的枕头,乃潜心研思、设计组制,以供应消费大众使用,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创作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打鼾的枕头,针对打鼾患者所产生的睡眠问题进行防治。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防止打鼾的枕头是由一体成型的枕头本体再套上枕头套而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上表面形成有一隆起部,该隆起部是在枕头本体上表面一部分区域有弧度的隆起,其隆起的高度、面积及形状是对应支撑使用者躺睡时颈椎的部位,借此让使用者在入睡时会因为该隆起部的支撑点过小导致头部向左右两侧偏转。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枕头本体在该隆起部两侧相隔一定间距处更各形成有一挡止部,以避免使用者头部离开枕头本体,而在该挡止部与该隆起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枕头本体在该隆起部两侧相隔一定间距处更各形成有一挡止部,以避免使用者头部离开枕头本体,而在该挡止部与该隆起部之间,其内部更可再各设有一弹性元件。
如上所述的防止打鼾的枕头,最佳的是该隆起部是形成于所述枕头本体中央靠近下缘处。
如上所述的防止打鼾的枕头,最佳的是所述枕头本体是包含内外两层结构,其外层是由较柔软或惰性的泡棉所制,其内层是由具弹性的硬式PU乳胶或硬式发泡棉体所制。
借助以上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借助枕头本体上表面的结构设计,进而改变使用者睡眠姿势来牵引呼吸道,以避免呼吸道因松弛所造成振动声响,进而达符合人体工学的目的,确实解决打鼾患者的睡眠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四。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防止打鼾的枕头 1枕头本体 11隆起部
11a、11b弹性元件 12挡止部 2颈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方便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附图列举一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2,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防止打鼾的枕头100是由一体成型的枕头本体1再套上枕头套而组成,其中所述枕头本体1上表面形成有一隆起部11,该隆起部11是在枕头本体1上表面一部分区域有弧度的隆起;该隆起部11是形成于所述枕头本体1中央靠近下缘处;所述枕头本体1在该隆起部11两侧相隔一间距处更各形成有一挡止部12,以避免使用者头部离开枕头本体1;所述枕头本体1是包含内外两层结构,其外层是由较柔软或惰性的泡棉所制,其内层是由具弹性的硬式PU乳胶或硬式发泡棉体所制;其中所述枕头本体1在挡止部12与隆起部11之间,其内部更可再各设有弹性元件11a、11b,以避免使用者躺睡时重心直接偏移至挡止部12与隆起部11之间。
请参阅图3至图5,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一,图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二,图5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三,图6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绿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64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