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6329.7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6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邹剑寒;戴冬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A45F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便携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电子产品,而这些智能电子产品、手持设备都存在同样的问题:续航能力较差。因为体积小巧,目前电子产品本身所携带的电池容量非常有限,当人们在户外无外接电源时,充电成了棘手问题,从而影响到便携产品的使用。
为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出现了便携电源,利于携带使用,同时采用较大容量的蓄电池储能,可以为随身携带的多个手持设备充电。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这些手持设备的续航能力。但是目前,这类便携电源仍具有其缺点:占用了独立的空间,需要取拿,携带不便,且无固定、专门的充电区域,物品较多时可能会影响充电,损坏电子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便携电源携带不便,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充电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充电装置,位于一便携的箱包中;包括:
容置袋,固定于该箱包,开口朝上放置;
可连接便携设备的充电线头,悬挂于该容置袋开口处;以及
便携电源,该便携电源固定于该箱包;包含蓄电池,并且通过充电输出线连 接于该充电线头;
其中,该便携电源还具有可对该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者,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该容置袋具有多个,叠层组合为内层容置袋和外层容置袋的形态,其中,该外层容置袋的开口较该内层容置袋的开口低。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该外层容置袋具有多个,在横向上分布。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每一个该容置袋的开口具有一延长区域,在每一延长区域上固定一个可悬挂固定该充电线头的线卡槽。
在上述所有方案基础上,所述容置袋与便携电源分别设置于所述箱包同一内袋的两个相对面上;所述充电输出线具有一段悬空的部分。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充电接口与该容置袋位于同一侧,并通过一外充电线连接于该便携电源。
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容置袋上具有固定并隐藏该充电输出线的针车结构。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容置袋、充电线头、充电接口全部位于该箱包的本体;所述便携电源位于遮蔽于该箱包本体上一活动盖的内侧面;所述活动盖与该箱包本体之间具有使二者闭合的拉链。
本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将便携电源和开口朝上的容置袋固定于箱包中,使待充电的设备,比如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都可以稳固地获得充电,具有特定的充电区域,可以抵御相当程度的晃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该便携充电装置,置于一便携箱中,它包括:容置袋11、12和13,容置袋与箱相固定,并且,所有的容置袋开口均朝上设置。每一个容置袋的开口处,设置有悬挂的充电线头20,每个充电线头20均对应一个容置袋11、12或13。
充电线头20通过充电输出线31连接到一个便携电源50,该便携电源50包含了大容量的可充电蓄电池,固定于同一个箱内。同时,便携电源50通过外充电线32连接于该充电接口23;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对充电接口23进行供电,以对便携电源50中的蓄电池进行充电。
可见,将便携电源和开口朝上的容置袋固定于箱包中,使待充电的设备,比如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都可以稳固地获得充电,具有特定的充电区域,可以抵御相当程度的晃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还具有其他一些特性:容置袋具有多个,包含了11、12和13,三者具有叠层组合的形态,且11比较大,为内层容置袋,12和13比较小,为外层容置袋的形态,并且,该外层容置袋12和13的开口较内层容置袋11的开口低,如此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箱包空间,使内层容置袋11可用于放置相对较大体积的平板电脑,外层容置袋12、13可用于放置相对较小的智能手机等,叠层组合,节省空间,多设备的充电位置分类明显,便于取用。外层容置袋12和13在横向上分布,充分利用了内层容置袋11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63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