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扫路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6314.0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1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辛绪早;陈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04 | 分类号: | E01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施娥娟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路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扫路车。
背景技术
对道路进行清扫作业时,为了喷洒水雾降尘,通常在扫路车上设置水箱。并且,为了实现更长时间的连续的喷水作业,需要尽可能地将水箱做大。但是,将水箱做得太大时,水箱装满水后会使扫路车的设置水箱的部位承受过大的荷载,导致不符合国标中有关轴荷和质量参数的强制标准的规定。
附图1中显示的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现有技术中的水箱布置方式。如图1中所示,在扫路车100上布置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31,第一水箱11安装在车架1上,第二水箱31安装在垃圾箱3中。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31之间通过连通管5连通,第一水箱11上设置有加水口113和喷水口115。并且,为了防止加满水后继续加水把水箱胀破,在第一水箱11上设置有第一溢水管111,第二水箱31上设置有第二溢水管311。这样,可以实现保证水箱容积的同时优化水箱和水的重力荷载的分布。值得注意的是,当垃圾箱3举升卸料时,第二水箱31会随着垃圾箱一起举升。此时,由于第二水箱31的位置高于第一水箱11的位置,第二水箱31中的水会流向第一水箱11。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当第一水箱11中的水位较高,而第二水箱31中的水又流向第一水箱11中时,就会发生第一水箱11中的水从第一溢水管111溢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作法是,在连通管5中设置手动球阀20。当垃圾箱3举升卸料时,先由操作人员下车将手动球阀20关闭,切断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31之间的连通,以防止垃圾箱3举升后发生溢水。当卸料完毕垃圾箱3回位后,再由操作人员下车将手动球阀20打开,以使第一水箱11和第二水箱31连通。然而,这种结构虽然能够避免溢水浪费,但是需要操作人员下车开启和关闭手动球阀20,导致增加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扫路车,使得垃圾箱在举升位置和平放位置之间移动时能够自动阻断或者接通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之间的连通管,从而减轻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路车,包括车架,以及能够在平放于车架上的第一位置和相对于车架举升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垃圾箱,车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箱,垃圾箱中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箱,并且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之间连接有连通管。连通管的管路中设置有止回阀,并且在扫路车上,设置有在垃圾箱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能够自动打开止回阀、在垃圾箱处于第二位置时能够自动关闭止回阀的开关组件。
优选地,开关组件包括连杆组件,连杆组件的一端连接在止回阀的开闭部件上,连杆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在垃圾箱上。
优选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部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部铰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部连接在止回阀的开闭部件上,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部连接在垃圾箱上。
优选地,连通管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开设在第一水箱的底面上的第一连通口相连接,另一端与止回阀的入口侧相连接;第二连通管的一端与开设在第二水箱的底面上的连通口相连接,另一端与止回阀的出口侧相连接;其中,止回阀固定安装在车架的顶面上。
优选地,第二连通管为软管。
优选地,垃圾箱包括容纳机电设备的机仓和容纳垃圾的料仓;其中,机仓为底部开放的空腔,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部铰接在机仓的侧壁上;并且第二水箱设置在料仓中。
优选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溢水管和第二溢水管;并且垃圾箱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溢水管的管口和第二溢水管的管口等高。
优选地,第一水箱上设置有加水口和向路面喷水的喷水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扫路车实现了垃圾箱与止回阀开闭的联动。即,当垃圾箱处于平放的第一位置时,垃圾箱能够通过开关组件联动止回阀,从而接通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之间的连通管。当垃圾箱处于举升的第二位置时,垃圾箱能够通过开关组件联动止回阀,从而阻断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之间的连通管。藉此,当因卸料或者检修需要举升垃圾箱时,不再需要操作人员下车进行开启阀门的操作;当垃圾箱回位时,也不再需要操作人员下车进行关闭阀门的操作。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扫路车实现了自动控制的防溢水结构,从而减轻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6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