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热油蒸汽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4673.2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5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植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华电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6 | 分类号: | F22B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41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油 蒸汽 发生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导热油为热源的水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导热油蒸汽发生器,用一台导热油炉可同时产生蒸汽的工艺要求,节省了大量的设备投资和人工费用,广泛应用于印染、油轮油仓清洗、食品加工、橡胶、木材加工、油脂等行业。
现有的导热油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形式有立式与卧式两种。卧式蒸汽发生器采用U型管列管管束作为加热元件,立式蒸汽发生器采用盘管管束作为加热元件,就是说,现有的导热油蒸汽发生器的加热元件都是管式的。这种结构形式使水-汽相变发生在大容积的空间,液体的循环微弱,给热系数较小,汽液混合物垂直通过管束,流阻较大,两侧的当量直径大于25mm,使总传热系数K不到100w/m2ok,导热油在蒸发器中的进出口温度差只有7℃(卧式)和15℃(立式)同样材料的管子比板材贵40%以上,卧式蒸汽发生器的U型管束需要管板,立式盘管需要多层,导热油分布不均匀,制造工序多,盘管在滚弯机上进行盘管的滚弯,管子对接时需在如下图所示的专用胎具上进行,两种型式的蒸汽发生器都存在着传热效率小,生产效率低,材料购置费和制造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热油蒸汽发生器”,旨在克服现有导热油蒸汽发生器的上述缺点,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在加热、相变区,使流体有一个温度梯度和重度梯度,以增强流体的循环,增加水侧给热系数;使流体相变的汽液混合物平行流过换热表面,以降低流阻;在导热油侧设置多条断开型定距翅条,消除导热油流动死角,增加导热油侧给热系数;使两侧流体流道的当量直径小于10mm;以板代管,降低材料购置费;换热芯采用螺旋板式结构,以降低制造成本,优化结构设计,以提高出口蒸汽的干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热油蒸汽发生器”,属于压力容器,是由壳体,换热芯,汽包,蒸汽出口,捕液滴器,筛孔挡板,安全、仪表阀接口,人孔,导热油进出口,排污阀接口,软水进口,和其它结构件和保温层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2为螺旋板式换热器结构,发生相变的流体在其中作平行于换热面的垂直流动,导热油作螺旋状流动,热芯2和壳体1间保留流体下降环形通道H,设备运行时,在芯内的流体的重度要小于环形通道H中的流体,在重度差的作用下,环形通道H中的流体向下流,芯内流体向上流,促进了流体的循环,且芯内流体是平行流过换热表面,流阻较小,导热油在两程单通道螺旋道中流动,没有死角,所述换热芯2中的流道当量直径,导热油侧小于10mm,水侧小于5mm。
下面结合附图和典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蒸汽发生器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换热芯2,液面计3,筛孔挡板4,汽包5,捕液滴器6,安全阀接口7,蒸汽出口8,温度计接口9,压力计接口10,人孔11,导热油进口12,导热油出口13,排污阀接口14,软水进口15,流体下降环形通道H。
应说明,所述附图和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本实用新型后,如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都属于等价的改动或修改,同样包括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内。
所述换热芯(2)为螺旋板式换热器结构,发生相变的流体在其中作平行于换热面的向上流动,导热油作螺旋状流动,热芯(2)和壳体(1)间有流体向下流的环形通道H。作螺旋状流动的导热油走的是单通道和两程。
具体实施方式
软水从进口15加入,维持液面在高于换热芯2的正常液面上下,使换热芯2的垂直流道中充满软水,被螺旋道的热导热油加热、升温、汽化,产生大量汽泡,与饱和水形成一个汽-液两相的多相流体,其重度小于流体下降环形通道H中的饱和水,在重度差的作用下,环形通道H中的流体向下流,芯内流体向上流(如图1中箭头所示),促进了流体的循环,且芯内流体是平行流过换热表面,流阻较小。从导热油进口12来的导热油,经换热芯2上部中心管,由内向外走螺旋道,到换热芯2的外圈折而向下,再由外向内走螺旋道,最后经换热芯2下部中心管和导热油出口13外排,导热油是在两程单通道螺旋道中流动,没有死角。
所述换热芯2中的流道当量直径,导热油侧小于10mm,水侧小于5mm。
夹带部分水滴的蒸汽上升到汽包5,经筛孔挡板5,捕液滴器6除去水滴后,从蒸汽出口8外排。含垢污水定期由排污阀接口14外排,根据所供软水水质情况,亦可在正常液面以下设置连排,此为公知技术,无需赘述。
有益放果
在加热、相变区,使流体有一个温度梯度和重度梯度,增强流体的循环,使流体相变的汽液混合物平行流过换热表面,以降低流阻,在导热油侧设置多条断开型定距翅条,消除导热油流动死角,使两侧流体流道的当量直径小于10mm,可显著换热芯的总传热系数K,提高设备的紧凑性,以板代管,降低材料购置费;换热芯采用螺旋板式结构,以降低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华电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华电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4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