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防雨风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7808.2 | 申请日: | 201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3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范建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建亮 |
主分类号: | F24F13/20 | 分类号: | F24F13/2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熊强强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防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与通风管道连接的防雨风罩,特别是一种主要与新风系统配合使用,可从室内至室外伸出通风管道、并连接于通风管道外端的可折叠式防雨风罩。
背景技术
现有与通风管道连接的防雨风罩均为整体结构,由于防雨风罩外径大于墙体上的通风管道内径,而通风管道外端是穿出窗口或墙体外;所以安装防雨风罩时,只能从窗口或墙体外安装防雨风罩,当墙体旁边没有窗口或者墙体位于楼层较高的位置时,较难以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的可折叠式防雨风罩,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折叠式防雨风罩,包括防雨风罩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风罩本体至少分成两部分,各部分防雨风罩本体相互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一种方案,所述防雨风罩本体分成两半,其中,一半防雨风罩本体底面设有第一铰座,另一半防雨风罩本体底面设有第二铰座,第一铰座和第二铰座相互错开、并通过销轴铰接。
所述防雨风罩本体表面设有网格状风口,防雨风罩本体底面边缘处设有预紧配合筋板,防雨风罩本体外周设有翻边,风口顶面设有百叶窗式挡板。预紧配合筋板与安装防雨风罩的通风管道内壁过盈配合,使防雨风罩和通风管道的连接更可靠。
所述防雨风罩本体的底面平分线两侧分别对应设有纵向夹板和横向夹板,两夹板之间形成有夹缝,横向夹板朝向纵向夹板的表面设有倒扣。针对现有一些通风管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通风管道内分成进风腔和排风腔,隔板外端对应所述倒扣设有扣孔,防雨风罩安装在通风管道外端时,隔板同时插入纵向夹板和横向夹板之间夹缝,倒扣与隔板的扣孔扣合,形成稳固的连接,避免防雨风罩掉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此款可折叠防雨风罩折叠以后,其外径即小于通风管道的内径,即可实现防雨风罩从内至外伸出通风管道、并连接于通风管道外端,免去从窗口或墙体外侧安装防雨风罩的麻烦,而且,在任何位置也能安装防雨风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折叠式防雨风罩,包括防雨风罩本体1,所述防雨风罩本体分成两半,其中,一半防雨风罩本体11底面设有第一铰座111,另一半防雨风罩本体12底面设有第二铰座121,第一铰座111和第二铰座121相互错开、并通过销轴铰接。
所述防雨风罩本体1表面设有网格状风口14,防雨风罩本体1底面边缘处设有预紧配合筋板15,防雨风罩本体1外周设有翻边16,风口14顶面设有百叶窗式挡板13。
所述防雨风罩本体1的底面平分线两侧分别对应设有纵向夹板18和横向夹板17,两夹板之间形成有夹缝,横向夹板17朝向纵向夹板的表面设有倒扣171。
结合图4,其工作原理是:通风管道2贯穿墙体3,位于室内的安装人员将防雨风罩本体1折叠后(见图2和图3)从通风管道2内端伸出通风管道2外,并打开防雨风罩本体1,以及将其底部对准通风管道2外端管口,然后,往内拉动防雨风罩本体1,防雨风罩本体1的预紧配合筋板15插入通风管道2内、并与通风管道2内壁过盈配合,防雨风罩本体1的翻边16挡在通风管道2外端面。此安装过程,安装人员完全可以在室内完成,极其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建亮,未经范建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7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器底壳和一种分体式空调内机
- 下一篇:一种空调智能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