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舰船用400Hz复合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7008.0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5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江;陆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1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舰船 400 hz 复合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电缆,特别涉及一种舰船用400Hz复合电缆。
背景技术
传统舰船装备电力系统采用的均是50Hz,已与流行的配套设备等保持一致,便于设备选型。但随着舰船向大型化、大功率化以及发电机组轻型灵便化发展,目前400Hz的装备系统逐渐用于大型舰船装备,要求有400Hz的专用电缆与之配套。现有技术50Hz的电缆用于400Hz系统时,电缆的电阻因频率增加会有很大的增加,从而带来使用过程中线路电压降增大,制约工程实现预期目的;若进行相同电流负载,采用50Hz电缆则需要增加很大的导体截面,造成成本和费用的增加,以及导体铜材的浪费,而我国很大一部分铜材需要进口,不符合节能要求。
公开号为CN200997323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组合电缆,包括电力电缆线芯和外护套,电力电缆线芯包括电力电缆导体和绝缘层,还包括信号控制电缆线芯,信号控制电缆线芯为两组,每组包括两根线芯导体,每根线芯导体外层为绝缘层,每组信号控制电缆线芯外层为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两组信号控制电缆线芯与电力电缆线芯对称分布。
公开号为CN102446587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缆复合型高压电力电缆,高压电力电缆与附加电缆由外护套、保护层、内护套包裹于一条电缆内,组成多缆复合型高压电力电缆。附加电缆可为光缆、射频电缆、通信电缆、控制电缆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电缆。
以上两专利,虽然实现了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结合,但电力电缆线芯由电力电缆导体包裹电力电缆绝缘层而成,控制电缆线芯由控制电缆导体包裹控制电缆绝缘层而成,即电力电缆线芯和控制电缆线芯是相互独立的,只是包裹在一个外护套中,这样就造成电缆整体的外径很大。应用于400Hz系统时,要么载流能力不足,要么占据空间太大,不能满足舰船400Hz系统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舰船用400Hz复合电缆,同时具有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功能,且外径尺寸和弯曲半径小,载流量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舰船用400Hz复合电缆,包括四根相同的复合线芯,所述四根复合线芯的中心连线成正方形;每根所述复合线芯中包括控制电缆和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导体的外周挤包有控制电缆内绝缘层和控制电缆外绝缘层从而构成控制电缆线芯,所述控制电缆线芯与多股电力电缆导体束绞合成单根所述复合线芯,每根所述复合线芯的外周绕包有阻水绝缘无卤带,所述阻水绝缘无卤带的外周挤包有电力电缆绝缘层,所述电力电缆绝缘层的外周挤包有外护套,同一截面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外护套之间相切且相互粘接为一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控制电缆线芯直接与电力电缆导体束进行绞合,打破了将电力电缆线芯与控制电缆线芯各自成绝缘线芯后再绞合的传统,大大降低了电缆整体的外径,同时使控制电缆线芯得到了很好的固定,在相同外径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电缆的载流能力;控制电缆导体外采用双层绝缘且嵌套在电力电缆绝缘层内避免了铜导体毛刺刺穿绝缘造成对控制信号传输的干扰;复合线芯的外周绕包阻水绝缘无卤带既使得复合线芯更加圆整,又提高了整体的绝缘性能;任意两个相邻的外护套之间相切且相互粘接为一体使得缆芯成为整体结构,缆芯的中心部位形成星形空间,既有利于电缆的散热,提高了载流能力,又为电缆的变形提供了空间,利于电缆的弯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电力电缆导体束由多根直径为0.25~0.3mm的镀锡退火铜丝同向束绞而成,束绞节径比为10~12倍,束绞成股线后按照计算束绞外径的98%~99%配比正圆型压缩模,并对每股所述电力电缆导体束进行压模处理。采用直径为0.25~0.3mm的镀锡退火铜丝束绞可以保证成缆后比较柔软,易于弯曲,便于适应舰船的空间环境;股线采用按照计算束绞外径98%~99%的正圆型压缩模进行压模,可以使其更密实,进一步减小导体股线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镀锡退火铜丝采用IEC 60228标准的Class 6种类。该类铜丝载流能力大,机械性能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70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