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燃烧供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6310.4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2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萧良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良英 |
主分类号: | F23B90/06 | 分类号: | F23B90/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中国香港黄大仙琼***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燃烧 供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燃烧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利用生物质燃烧供热的技术中,一般是利用简单的直接燃烧方法,提供足够的空气或氧气以达到目的,生物质的燃烧效果不佳,达不到经济和环保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生物质燃烧供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燃烧供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双层结构的炉体、供气装置,炉体外层的上端部与炉体内层的上端部之间密封连接,炉体外层的下端部与一收集箱固定连接;所述炉体的内层侧壁上方设有多个气孔,炉体内层的底部设有排灰管,所述排灰管的管口设有隔网,排灰管穿过炉体外层的密封底层,通往其下部的收集箱;所述供气装置的风管端头部分穿过炉体内层的底部置于炉腔内;所述风管端头置于炉腔内、外部分的管壁上均设有多个出风孔;所述风管端头内套设有限位旋转的供气控制管阀,所述供气控制管阀的管壁上设有与风管端头管壁上出风孔数目一致的风孔;供气控制管阀在一限位部时,风管端头置于炉腔内管壁上出风孔和供气控制管阀上的风孔导通,风管端头置于炉腔外管壁上出风孔和供气控制管阀上的风孔相互闭合;供气控制管阀在另一限位部时,风管端头置于炉腔内管壁上出风孔和供气控制管阀上的风孔相互闭合,风管端头置于炉腔外管壁上出风孔和供气控制管阀上的风孔导通。
所述风管端头置于炉腔内管壁上的多个出风孔与炉腔外管壁上的多个出风孔在管壁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供气控制管阀上与风管端头置于炉腔内管壁上出风孔对应的风孔和与风管端头置于炉腔外管壁上出风孔对应的风孔在管阀轴向上呈直线设置
所述的供气控制管阀上设有手柄,所述的手柄与供气控制管阀的端部可拆卸连接。
所述炉体的内层侧壁上方设有的多个气孔处于同一圆周上。
所述的排灰管的侧壁设有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气流的变换,让生物质燃烧的同时,也产生热裂解的功能,令燃烧生物质的效果增加和更完善,达到经济和环保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包括双层结构的炉体、供气装置,炉体外层12的上端部与炉体内层13的上端部之间密封连接,炉体外层12的下端部与一收集箱4固定连接;炉体的内层13侧壁上方设有多个气孔11,炉体内层13的底部设有排灰管3,排灰管3的管口设有隔网2,排灰管3穿过炉体外层12的密封底层12a,通往其下部的收集箱,让燃烧产生的灰排出至收集箱4;供气装置的风管端头14部分穿过炉体内层13的底部置于炉腔1内;所述风管端头14置于炉腔1内、外部分的管壁上均设有多个出风孔9a和8a,风管端头14置于炉腔1内管壁上的多个出风孔9a与炉腔1外管壁上的多个出风孔8a在管壁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风管端头14内套设有供气控制管阀7,供气控制管阀7的管壁上设有与风管端头14管壁上出风孔9a和8a数目一致的风孔9和8,供气控制管阀7上与风管端头14置于炉腔1内管壁上出风孔9a对应的风孔9和与风管端头14置于炉腔1外管壁上出风孔8a对应的风孔8在管阀轴向上呈直线设置。
具体的,所述的供气控制管阀7上设有手柄7a,手柄7a与供气控制管阀7的端部可拆卸连接,以便操控供气控制管阀7的转动,在不需要调校时可以移去。
具体的,炉体的内层13侧壁上方设有的多个气孔11处于同一圆周上。
具体的,排灰管3的侧壁设有排气孔5。
下面对本优选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良英,未经萧良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63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