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橡胶硫化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5834.1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5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裴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锡平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C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橡胶 硫化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液体橡胶硫化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液体橡胶经模具硫化成型后,拆模时,通常要用敲击在上模板上周围均匀设有的若干个顶出螺栓,再拆分橡胶模,但是这样的方式存在着顶出螺栓受力不均匀、拆卸不方便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专利技术:
中国专利号“200620073980.9”公开了一种制作硫化模的模具,其公开日为2007年08月01日。其技术方案包括有上模板、下模板,以及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构成模腔的环状模板,在环状模板的周边轴向至少一处设置有一能张开和合拢的切口,以及设置有可调节切口的开合装置。
但以上述专利文件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液体橡胶是一种在室温下能流动的液体材料,而环状模板的切口处是通过开合装置调节的,存在着细微的空隙,因此,在硫化成型时液体橡胶会从下模板与环状模板的结合处渗漏,导致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液体橡胶硫化模具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液体橡胶硫化成型模具,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模具的密封效果更好,能够完全防止液体橡胶泄漏,提高了成型材料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体橡胶硫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构成模腔的环状模板,在环状模板的周边轴向设置有一能张开和合拢的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模板的一端设有凸榫,另一端设置有凹槽,凸榫与凹槽配合密封环状模板。
所述切口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拉开环状模板的拉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与中国专利号为“200620073980.9”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环状模板的一端设有凸榫,另一端设置有凹槽,凸榫与凹槽配合密封环状模板,由于环状模板的切口处通过凸榫与凹槽连接,使环状模板内的密封效果更好,能够完全防止液体橡胶泄漏,提高了成型材料的利用率。
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切口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拉开环状模板的拉环,液体橡胶硫化成型后,拉住拉环,使用较小的力气就能打开环状模板,不仅容易取出成型的橡胶模具,还使成型的橡胶模具能够保持完整,成型的质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上模板,2、下模板,3、环状模板,4、切口,5、凸榫,6、凹槽,7、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液体橡胶硫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以及与上模板1和下模板2之间构成模腔的环状模板3,在环状模板3的周边轴向设置有一能张开和合拢的切口4,所述环状模板3的一端设有凸榫5,另一端设置有凹槽6,凸榫5与凹槽6配合密封环状模板3。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所述切口4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拉开环状模板3的拉环7,上述设置方式为优选,但并不局限于上述设置方式,例如可以在切口4两侧的环状模板3上开设内凹的孔,该孔的大小与人的拇指大小相近,通过该孔实现环状模板3的张开和合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将下模板2的上部与环状模板3的下端连接,然后从环状模板3的上端注入液体橡胶和硫化剂,然后将上模板1盖在环状模板3的上端,待液体橡胶硫化成型后,从环状模板3上取下上模板1,两手拉住拉环7,轻轻用力向相反方向拉,就能够打开环状模板3,然后取出硫化成型的橡胶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锡平,未经裴锡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58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热的橡胶硫化成型模具
- 下一篇:组合式液体橡胶硫化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