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显示器自动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4447.6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0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单提晓;蒋蓁;张国梁;魏宁;刘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3/0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识别 显示器 自动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显示器自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使用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但是由于计算机的显示器均是采用手动的机械结构调节其倾角和位置,不具有便捷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计算机使用者所坐位置的改变,易造成使用者在不经意间长时间处于斜视或颈部扭转状态,引起使用者的视觉疲劳或颈椎疾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显示器自动调节装置,显示器屏幕能始终对准使用者,有效缓解使用者的视觉疲劳或颈椎疲劳,使用户能健康、便捷的使用显示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显示器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显示器、倾角马达、支架、水平马达、功能开关、底座和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内置于显示器前方正上方中央位置;所述倾角马达安置在支架与显示器转动接头上;所述水平马达安装在底座上,水平马达输出轴上的齿轮与支架下端齿轮啮合,支架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显示器内置ARM嵌入式系统;所述摄像头的输出连接至ARM嵌入式系统,ARM嵌入式系统的输出经安装在显示器框架上的功能开关连接到倾角马达和水平马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实质性特点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人脸识别,计算当前用户的脸部位置与屏幕中心区域的相对位置并实时输出水平、竖直转动量驱动显示器自动转动,使显示器始终面对用户,使用户的双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能缓解用户的眼部和颈部疲劳,并且具有高效、成本低、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关系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处于调节工作状态检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5,本基于人脸识别的显示器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显示器1、倾角马达2、支架3、水平马达4、功能开关5、底座6和摄像头7,所述摄像头7内置于显示器1前方正上方中央位置;所述倾角马达2安置在支架3与显示器1转动接头上;所述水平马达4安装在底座6上,水平马达4输出轴上的齿轮与支架下端齿轮啮合,支架3与底座6转动连接;所述显示器1内置ARM嵌入式系统;所述摄像头7的输出连接至ARM嵌入式系统,ARM嵌入式系统的输出经安装在显示器框架上的功能开关连接到倾角马达和水平马达。
其工作过程参见图3和图4,显示器(1)启动后,内置的ARM嵌入式系统首先检测自动调节功能是否启动,如果没有启动,则系统处于待机状态,如果启动,则系统开始工作。
若系统开始工作,ARM嵌入式系统会读取摄像头(7)传送的显示器(1)前方图像,并对读取的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并确定人脸中心点与屏幕中心安全区域的位置关系。如图5,如果人脸中心点位于屏幕中心安全区域之内,则ARM嵌入式系统不会输出控制量。如图6,如果人脸中心点位于屏幕中心安全区域之外,则嵌入式系统计算人脸中心点与屏幕中心点的水平距离X和竖直距离Y,并转换成相应的旋转角度传输给倾角马达(2)和水平马达(4)使其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显示器(1)能够跟随人脸的移动而进行调节以使屏幕始终对准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44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