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金船主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3362.6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9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严米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诚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04 | 分类号: | E02F3/04;E21C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2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主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采金船主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采金船的挖掘设备是开采矿砂的主要设备, 其由主驱动装置、上滚筒、挖斗链、斗桥、斗链托架和下滚筒等组成。现目前,主驱动装置大多采用交流电动机、双侧驱动的方式,其用开式齿轮与上滚筒上的主驱动轴联接,电动机和减速器之间用V 带传动。采金船作业时,随着挖掘深度的变化,斗桥绕主驱动轴在垂直平面上转动,挖斗运转到下滚筒处对矿体进行挖掘,有矿砂的挖斗沿斗桥提升到上滚筒处后,矿砂便被卸入紧接在上滚筒下方的固定受矿槽内。诚然,这种挠性传动可改善双侧电动机的转速差异,并在过载时能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挖掘设备受到损坏;而且,双侧驱动方式使主驱动轴受力较均衡,且有利采金船的平衡。然而,这种驱动装置结构复杂,重量大,占用面积大,交流电动机驱动过载能力较低,挖掘设备特性差,故障率高,不能充分满足生产要求,而最主要的问题是挖斗卸矿过程中漏矿率高达5%~10%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解决现有采金船主驱动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带来设备故障率高、漏矿率高等诸多问题,而提出采金船主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金船主驱动装置,包括直流电动机、减速器、上卷筒和斗桥,还包括设置于平台上的“A”形架和弹性杆,所述的“A”形架通过铰接点与斗桥铰接,所述弹性杆的两端分别与平台和直流电动机铰接;所述减速器的高速端与直流电动机连接,且减速器的低速端通过轴套与上卷筒的轴连接;所述斗桥的顶端与上卷筒的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采金船主驱动装置,由于还包括设置于平台上的“A”形架和弹性杆,“A”形架通过铰接点与斗桥铰接,弹性杆的两端分别与平台和直流电动机铰接;减速器的高速端与直流电动机连接,且减速器的低速端通过轴套与上卷筒的轴连接;斗桥的顶端与上卷筒的轴连接,故构成平行四连杆结构,当斗桥绕铰接点在平面内转动时,直流电动机、减速器以及平台将始终与采金船的船甲板保持平行,从而无论斗桥在允许的倾角范围内任何位置,挖斗链悬垂线、挖斗唇动点轨迹与固定式受矿槽之间的距离变化都很小,这就大大改善了固定式受矿槽的受矿效果,使得漏矿率由5 %~10 % 减少至0%~2 %;另外, 直流电动机的使用,使得驱动过载能力较高,从而大大改善了挖掘设备的特性,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进一步,所述的减速器为多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由于减速器为多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故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性能,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金船主驱动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采金船主驱动装置,包括直流电动机1、减速器2、上卷筒3和斗桥7,还包括设置于平台6上的“A”形架5和弹性杆8,“A”形架5通过铰接点4与斗桥7铰接,弹性杆8的两端分别与平台6和直流电动机1铰接;减速器2的高速端与直流电动机1连接,且减速器2的低速端通过轴套与上卷筒3的轴连接;斗桥7的顶端与上卷筒3的轴连接;减速器2为多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本实施例中,“A”形架5的设置,为斗桥7提高了支撑点,从而斗桥7不会对上卷筒3的中心产生力,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弹性杆8的设置,除了对直流电动机1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更重要的是,弹性杆8两端的铰接点和斗桥7上两个铰接点共同构成平行四连杆结构。当斗桥7绕铰接点4在平面内转动时,直流电动机1、减速器2以及平台6将始终与采金船的船甲板保持平行,从而无论斗桥7在允许的倾角范围内任何位置,挖斗链悬垂线、挖斗唇动点轨迹与固定式受矿槽之间的距离变化都很小,这就大大改善了固定式受矿槽的受矿效果,使得漏矿率由5 %~10 % 减少至0%~2 %。
另外,直流电动机1的采用,使得驱动过载能力较高,从而大大改善了挖掘设备的特性,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此外,减速器2为多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主要考虑速度的转变效果,从而提高设备的性能,降低设备故障率。
需要指出的是,本采金船主驱动装置采用直流电动机1、单侧驱动的可随斗桥7浮动的方式,不仅结构简单,重量轻,占用面积小,而且大大改善了受矿效果,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诚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诚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33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奶牛专用高能高效饲料添加剂
- 下一篇:烟苗移栽自动施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