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乌贼强化标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3004.5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4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晟;吴常文;徐佳晶;马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乌贼 强化 标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鱼类人工放流种群强化装置,尤其涉及乌贼强化标记。
背景技术
曼氏无针乌贼生长快,生命周期短(1年生),资源补充恢复快,是非常理想的海洋生物增殖放流种类。浙江沿海是曼氏无针乌贼最主要分布区,产卵场在嵊泗、普陀、象山、椒江、洞头东部岛屿附近,越冬场在浙江中南部外海。长期的调查研究表明,当年的乌贼资源补充量,与次年的资源状况密切相关。酿成曼氏无针乌贼资源枯竭的原因主要是捕捞强度过大。目前乌贼笼、乌贼拖网、乌贼板曾等专捕作业已不存在,张网、拖网、围网等兼捕作业也相应减少,影响曼氏无针乌贼资源的“捕捞链”逐步松弛,可为增殖放流的曼氏无针乌贼获得充分休养生息的机会。经调查,曼氏无针乌贼产卵场产卵附着物柳珊瑚,资源数量也趋于恢复。现有技术多通过减少对放流鱼种的损伤来提高放流效果,如中国发明专利《船用连续式增殖放流装置》,专利号200910194494.0,公开了一种船用连续式增殖放流装置,放置于船体甲板上工作。它包括放流箱体、箱体支架、进水管、脚盘、放流滑槽、蝶阀、滑槽支撑座组成。放流箱体放置于圆形支架上,用于放置需放流的鱼苗,放流箱体底部设计有出水孔,通过密封圈与滑槽相连接,鱼苗通过滑槽放流至水体中,进水管固定在箱体支架上的小圆弧上,滑槽分上、下滑槽两部分,上滑槽与放流箱体通过定位销和密封圈相连接,下滑槽把鱼苗放流至水体中,上、下滑槽之间通过蝶阀相连,滑槽通过滑槽支撑座固定,放流操作时抽动蝶阀中的阀门即可进行放流,箱体支架和支撑座底部都与脚盘相连接,便于根据船体的高低任意调节高度。然而,自然界乌贼的天敌较多,鱼种入水后由于天敌的捕食,大大降低了放流种群的成活率,因此,需要设法强化人工种群以加速人工种群的繁盛,提高增殖放流效果,快速恢复渔业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固着效果好、定向清除区域内敌害鱼类、具有短期延时毒杀效果的乌贼强化标记。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乌贼强化标记,包括具有内部空腔的胶囊舱,其中:胶囊舱侧面制有一个通孔;通孔内紧配合设有在酸性液体中会溶解的密封栓;胶囊舱的空腔内装有能杀死捕食生物的填充药。使用中,将本实用新型注入乌贼体内(优选海螵蛸中心部位附近),而后放流到增殖海域。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填充药含有茶皂甙或鱼藤酮或氰化钾;密封栓含有碳酸钙。现有已知危害鱼种放流增殖的捕食生物多为硬骨鱼类,因此,采用上述对硬骨鱼具有专门毒害作用的物质作为填充,待捕食带有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乌贼后,由于咀嚼导致胶囊舱破裂或胃酸溶解导致密封栓崩解,从而使得填充药溢出,毒杀捕食生物,从而达到在放流海区定向杀死捕食生物,使得放流乌贼种群在人为干预下在短期内取得种群优势,度过适应期。
胶囊舱的后盖含有碳酸钙。固体的碳酸钙不溶于水,因此一旦固定在海螵蛸内,将较为稳定,不会使填充药意外流出造成药物失效,进而影响强化效果。
胶囊舱的前端制有尖锐的锥体;锥体尖端制有螺旋槽,并且螺旋槽的环绕角度小于四分之一圆周。环绕角度小于四分之一圆周的螺旋槽能在本实用新型注入乌贼海螵蛸的过程中造成小于四分之一圆周的自身旋转,使得反旋翼在标定完毕后恰好处于辐射状展开状,固定较为牢固。
胶囊舱尾端的侧面制有辐射状反旋翼,并且反旋翼的指向与螺旋槽造成的胶囊舱旋转的方向相反。
由于本实用新型乌贼强化标记,采用了胶囊舱侧面制有一个通孔;通孔内紧配合设有在酸性液体中会溶解的密封栓;胶囊舱的空腔内装有能杀死捕食生物的填充药。使用中,将本实用新型注入乌贼体内(优选海螵蛸中心部位附近),而后放流到增殖海域,现有已知危害鱼种放流增殖的捕食生物多为硬骨鱼类,因此,采用上述对硬骨鱼具有专门毒害作用的物质作为填充,待捕食带有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乌贼后,由于咀嚼导致胶囊舱破裂或胃酸溶解导致密封栓崩解,从而使得填充药溢出,毒杀捕食生物,从而达到在放流海区定向杀死捕食生物,使得放流乌贼种群在人为干预下在短期内取得种群优势,度过适应期。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固着效果好、定向清除区域内敌害鱼类、具有短期延时毒杀效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标号说明:胶囊舱1、锥体11、螺旋槽11a、反旋翼12、通孔13、后盖2、密封栓3、填充药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30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强度铝合金材料
- 下一篇:一种对单根毛发进行DNA分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