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称焊缝钢板制弯头的内弧片压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2521.0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0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忠;潘和清;张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中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214437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焊缝 钢板 弯头 内弧片 压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弧片压制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对称焊缝钢板制弯头的内弧片压制模具。
背景技术
弯头为管件、管道连接件,是用来改变管道输送介质流动方向的,弯头按所用原材料不同可分为无缝和有缝,无缝通常是指用钢管(可以是无缝管或直缝焊管)直接推制或压制而成;有缝通常是指用钢板先压制成两对称的哈夫、然后对焊而成,该弯头的焊缝位置是根据GB/T13401《钢板制对焊管件》的标准,焊缝分别位于内弧和外弧侧。还有一种非标的有缝弯头,其焊缝对称分布于弯头弯曲中心轴线两侧,轴中心线焊缝弯头采用先卷成半径都等于弯头半径的两个半圆片,然后压延成型,其中在压制内弧片时采用的为压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在上模上有个压制凹口;该压制模具压制成型后的内弧片的壁厚基本一致,由于弯头是流通介质拐弯的地方,是整个管道的薄弱环节,而且弯头内弧侧承受的应力最大、外弧侧承受的应力最小,中间依次递减,从理论上来讲:弯头内弧壁厚应最大(并大于轴中心侧的壁厚),轴中心侧的壁厚次之(应与相连接的钢管壁厚相同),外弧壁厚应最小(并小于轴中心侧的壁厚);由此为了满足内弧壁厚的要求,就需要用比管道壁厚厚的钢板来制作弯头,造成了不必要的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压制出内弧中心处壁厚最厚、边缘最薄的内弧片的对称焊缝钢板制弯头的内弧片压制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为:一种对称焊缝钢板制弯头的内弧片压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在上模上有个压制凹口;其特征在于在压制凹口两侧各有一个L形定位缺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通过上模压制凹口两侧设置的定位缺口,便于半圆片在模具中的定位,在推动上模向下运动时,反向压延半圆片两直边,这时内弧片的中心(也就是成型后弯头的内弧侧)是不弯曲变形的,两直边处弯曲变形量最大,这样就形成了成型后内弧中心处壁厚最厚,边缘最薄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对称焊缝钢板制弯头的内弧片压制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在上模1上有个压制凹口1.1;其特征在于在压制凹口1.1两侧各有一个L形定位缺口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中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阴中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25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