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挡车控制装置和挡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1822.1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9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征鹏;王文杰;许成友;朱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B61L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红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车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挡车控制装置和挡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井下轨道运输仍是煤矿辅助运输的主要方式,斜巷轨道运输对采区生产尤为重要。而斜巷中的安全挡车栏是斜巷运输环节中的重要节点,极大保证了斜巷轨道运输的安全。
在现有技术中,挡车栏通过手动进行开关的控制,尤其是在长距离斜巷,挡车栏的手动操作极大地制约了斜巷运输的能力。在长距离无极绳牵引的斜巷中,押车工随梭车同行,在经过各个挡车栏时的操作都必须是停车—打开挡车栏—开车—梭车通过挡车栏—再次停车—关闭挡车栏—再次开车,操作繁复,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挡车控制装置,其中,包括遥控器、控制器、电磁阀、两个传感器和气缸;
所述两个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气缸上且分别靠近所述气缸两端的位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两个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磁阀的线圈连接;
所述电磁阀的进气口用于与压风管路连通,所述电磁阀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气缸的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电磁阀的第二出气口与所述气缸的第二进气口连通;
所述遥控器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射控制信号,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阀芯切换,驱动气缸的活塞收回或伸出,以控制挡车栏的开启或关闭。
如上所述的挡车控制装置,优选地,所述电磁阀为三位五通电磁阀,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线圈;所述活塞的根部设置有磁环。
如上所述的挡车控制装置,优选地,所述挡车控制装置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挡车装置,其中,包括挡车栏以及上述的挡车控制装置;
所述挡车栏包括挡车梁和两个设置在轨道两侧的支撑架;所述挡车梁与一个支撑架铰接;所述气缸的活塞与所述挡车梁的端部铰接,能够驱动所述挡车梁绕所述支撑架上的铰接轴转动。
如上所述的挡车装置,优选地,所述挡车梁与所述气缸的活塞铰接一端具有向上倾斜角度,所述挡车梁的弯折处与所述支撑架铰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挡车控制装置和挡车装置,通过控制器接收遥控器发射的控制信号,在通过与控制器连接并且设置在气缸上且分别靠近所述气缸两端的两个传感器来感应活塞在气缸中的具体位置,该控制器与电磁阀的线圈连接,并且电磁阀的进气口用于与压风管路连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气口与气缸的第一进气口连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气口与气缸的第二进气口连通。从而在控制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控制电磁阀打开第一出气口或者第二出气口,将空气从第一进气口或者第二进气口注入气缸中,从而实现对气缸的活塞的遥控伸缩控制,进一步由于该活塞与挡车栏铰接,所以实现了对于挡车栏的遥控开启或者关闭控制,显著化简了轨道车辆在经过挡车栏时的操作过程,提高了轨道车辆通过挡车栏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挡车控制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车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车装置的关闭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挡车装置的打开状态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挡车控制装置的俯视图,参照图1,挡车控制装置包括:遥控器、控制器10、电磁阀11、第一传感器12、第二传感器13、和气缸14。
第一传感器12、第二传感器13设置在气缸14上且分别靠近气缸14两端的位置,控制器10分别与第一传感器12、第二传感器13连接,控制器10与电磁阀11的线圈连接。
电磁阀11的进气口15用于与压风管路连通,电磁阀11的第一出气口16与气缸14的第一进气口18连通,电磁阀11的第二出气口17与气缸14的第二进气口19连通。
遥控器用于向控制器10发射控制信号,通过控制器10控制电磁阀11的阀芯切换,驱动气缸14的活塞20收回或伸出,以控制挡车栏的开启或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1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管理系统以及车辆管理方法
- 下一篇:信息处理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