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的平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1026.8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2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平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衡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模具的平衡结构。
【背景技术】
产品的塑胶件会使用塑胶模具进行成型,例如为电子产品的外壳等塑胶件。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针对塑胶模具的改进也成为广泛研究的课题。
在成型塑胶产品时,产品中心、成型中心及模具中心需保持一致才能正常成型产品。然而,有时产品中心会偏离模具中心,导致模具成型面受力不均衡,使成型后的产品出现翘曲等现象。
为了解决模具成型面受力不均衡,产品出现翘曲的问题,现有技术是在模具中增加平衡块,增加平衡块能够改善受力不均衡的状况,但改善效果不明显,整个模具仍然不平衡。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模具的平衡结构,以解决上述由于产品中心偏离模具中心,而出现的受力不均衡及产品翘曲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的平衡结构,在产品中心偏离模具中心时,该模具的平衡结构能够改善受力不均衡的状况,避免产品出现翘曲的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的平衡结构,所述模具包括母模侧及公模侧,所述母模侧具有上固定板及母模板,所述公模侧具有公模板、上顶出板、下顶出板、下固定板及设于所述公模板与所述下固定板间的二脚垫,所述模具的平衡结构包括:
两平衡块,其分别对应固定于所述的母模板及公模板中,且该平衡块设于产品中心偏离模具中心方向的相反方向上;
若干平衡柱,其分别固定于靠近平衡块的母模侧外侧及公模侧外侧。
较佳地,所述母模板及公模板中设有相应的安装槽,以供所述的平衡块设于其中。
较佳地,所述平衡柱为四个,该平衡柱两两对称固定于所述母模侧外侧及公模侧外侧。
较佳地,所述平衡柱为圆柱体切边后产生的柱状体,所述平衡柱切边后的面与母模侧及公模侧贴齐。
较佳地,所述平衡柱上分别设有两螺孔,该螺孔配合螺丝以固定该平衡柱于母模侧外侧及公模侧外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平衡结构,其采用平衡块和平衡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模具平衡,增强了模具的平衡能力,在产品中心偏离模具中心时,能够克服受力不均衡的状况,避免产品出现翘曲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平衡结构于母模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平衡结构于公模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平衡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平衡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共同参阅图1至图4,其中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平衡结构于母模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了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平衡结构于公模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平衡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4绘示了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平衡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的平衡结构,其中所述模具包括母模侧100及公模侧200,所述母模侧100具有上固定板110及母模板120,所述公模侧200具有公模板210、上顶出板220、下顶出板230、下固定板250及设于所述公模板210与所述下固定板250间的二脚垫240,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的平衡结构包括:
两平衡块400,其分别对应固定于所述的母模板120及公模板210中,所述母模板120及公模板210中设有相应的安装槽,以供所述的平衡块400设于其中,为了保持模具的平衡,该平衡块400设于产品300中心偏离模具中心方向的相反方向上;
四个平衡柱500,其分别两两对称固定于靠近平衡块400的母模侧100外侧及公模侧200外侧,该平衡柱500为圆柱体切边后产生的柱状体,且该平衡柱500切边后的面分别与母模侧100及公模侧200贴齐,该平衡柱500上还分别设有两螺孔510,该两螺孔510中配合有螺丝以固定该平衡柱500于母模侧100外侧或公模侧200外侧。
由于所述的平衡柱500为圆柱体切边后产生的柱状体,因此该平衡柱500加工简单方便,且该平衡柱500分别两两对称固定于公模侧200外侧及母模侧100外侧,不仅能够平衡模具,还便于模具的开模及拆模。
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平衡结构,其采用平衡块400和平衡柱50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模具平衡,增强了模具的平衡能力,在产品300中心偏离模具中心时,能够克服受力不均衡的状况,避免产品300出现翘曲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10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