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0666.7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8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周燕琼;田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4 | 分类号: | 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灭弧室触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
背景技术
真空开关具有安全可靠、免维护、健康环保等优点,是中压无油开关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真空开关的关键部件是真空灭弧室,真空开关的合、分操作是通过位于真空灭弧室外的操动机构使真空灭弧室内的一对对置触头(动、静触头)闭合或分离来完成的。触头结构的选择和设计对真空灭弧室乃至真空开关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有通用杯状纵磁触头结构,只能通过增加触头直径或改变触头杯与轴线的夹角来伸长斜槽的长度以增强纵向磁场强度;但是,触头直径的增加不利于真空灭弧室的小型化,减小触头杯与轴线的夹角会使触头杯强度降低,大电流通过后易将触指烧断,且触头杯加工难度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真空灭弧室触头,在不增加真空灭弧室体积的情况下增强磁场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真空灭弧室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头杯、支撑座、环形铁芯、触头盘;所述支撑座支撑在触头杯和触头盘之间,所述环形铁芯套在支撑座上并位于触头杯中。
优选的,所述环形铁芯上设有呈平行分布或者一定角度分布的开槽。
优选的,所述环形铁芯上的开槽呈轴向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铁芯上的开槽通透方向间隔排列。
本实用新型与相同直径、相同倾角的触头结构相比,产生的纵向磁场更强,在触头表面的磁场分布相对更均匀,相对较强的磁场使得灭弧室在开断短路电流时触头之间的电弧呈现扩散状态,使得触头表面有效利用率增大,可获得更高的短路电流开断性能,达到产品小型化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环形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磁场分布效果示意图;
图中:1-触头杯、2-支撑座、3-环形铁芯、4-触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真空灭弧室触头,包括触头杯1、支撑座2、环形铁芯3、触头盘4;支撑座2支撑在触头杯1和触头盘4之间,环形铁芯3套在支撑座2上并位于触头杯1中。
优选的,环形铁芯3上设有呈平行分布或者一定角度分布的开槽。
优选的,环形铁芯3上的开槽呈轴向分布。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环形铁芯3上的开槽通透方向间隔排列。
本实用新型在触头杯1中增加环形铁芯3,如图3所示。当电流从触头杯1触指流过时,在两触头之间产生磁场,同时环形铁芯3将被磁化,磁化后的环形铁芯3产生的磁场与触头杯1产生的磁场进行叠加,从而达到在两触头之间增加磁场的目的。由于环形铁芯1的加入会产生涡流及磁滞后现象,对灭弧室的开断将产生不良影响,为解决该问题,在环形铁芯正反方向上增加数条开槽。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0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留言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高压永磁式真空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