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教学用直流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7772.4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8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栋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教学 直流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实验室中的直流电源,具体涉及一种教学用直流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学校实验室中,某些实验必须使用干电池作为直流电源,众所周知,干电池不使用时仍会有衰减现象,学校实验室中的干电池并非一直处于持续使用的状态,学生未进行实验课程操作时,干电池的电压及电流便会产生自然耗损,待需使用时却又发生电量不足的情形,以致需去购置新干电池,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教学用直流电源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变压器、整流块、电容、电位器、稳压块、接线柱和可充电电池。所述变压器的初级与电源插头相连接,变压器的次级与整流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整流块的正极输出端与第一电容的正极及稳压块的输入端相连接,稳压块的输出端与第二电容的正极、第四可充电电池的正极及第四接线柱相连接,第四可充电电池的负极与第三可充电电池的正极及第三接线柱相连接,第三可充电电池的负极与第二可充电电池的正极及第二接线柱相连接,第二可充电电池的负极与第一可充电电池的正极及第一接线柱相连接,第一可充电电池的负极与第五接线柱、第一电容的负极、第二电容的负极、电位器的一端及整流块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电位器的另一端与稳压块的调整端相连接。
其中,所述稳压块的型号为7806。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可减少采购成本,以及可重复使用的多重经济效益,且有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教学用直流电源装置,包括变压器、整流块、电容、电位器、稳压块、接线柱和可充电电池。所述变压器B的初级与电源插头CT相连接,变压器B的次级与整流块ZL的输入端相连接,整流块ZL的正极输出端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及稳压块IC的输入端相连接,稳压块IC的输出端与第二电容C2的正极、第四可充电电池DC4的正极及第四接线柱Z4相连接,第四可充电电池DC4的负极与第三可充电电池DC3的正极及第三接线柱Z3相连接,第三可充电电池DC3的负极与第二可充电电池DC2的正极及第二接线柱Z2相连接,第二可充电电池DC2的负极与第一可充电电池DC1的正极及第一接线柱Z1相连接,第一可充电电池DC1的负极与第五接线柱Z0、第一电容C1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负极、电位器W的一端及整流块ZL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电位器W的另一端与稳压块IC的调整端相连接。其中,所述稳压块IC的型号为78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栋,未经王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7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多功能课桌
- 下一篇:一种书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