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通排水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7514.6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4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凯;陆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恒杰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33 | 分类号: | F16L55/033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307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通 排水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单立管排水及同层排水的直通排水管件。
背景技术
现有高层建筑单立管的排水系统很不健全,靠一个特殊的单立管管件,很难完全实现排水和排气的保证,而且传统的管件结构复杂且组装不方便,传统的管件噪音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加强排水、通气及静音的直通排水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通排水管件,至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承插接头、短直管、旋流体及下承插接头,排出的水依次通过承插接头、短直管、旋流体及下承插接头,所述旋流体内侧设置有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沿旋流体内侧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流叶片倾斜设置在旋流体内。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导流叶片呈螺旋状设置在旋流体内。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上承插机头及下承插接头上都设置有扩口固定槽,扩口固定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上承插接头、短直管、旋流体及下承插接头的材质为聚丙烯。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上承插接头、短直管、旋流体及下承插接头采用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新型结构的直通排水管件,具有吸收声波,达到静音效果,而且由于旋流体设置的为倾斜的导流叶片,污水会附着管道内壁形成螺旋状下落,避免了水与空气及管壁之间的碰撞,立管中央形成畅通的空气柱,加强了单立管排水量及排气更加通畅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直通排水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直通排水管件的A-A剖视图。
标号说明:1-承插接头;2-短直管;3-旋流体;31-导流叶片;4-承插接头;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及附图2,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通排水管件,至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承插接头1、短直管2、旋流体3及下承插接头4,排出的水依次通过上承插接头1、短直管2、旋流体3及下承插接头4,所述旋流体3内侧设置有导流叶片31,所述导流叶片31沿旋流体3内侧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流叶片31倾斜设置在旋流体3内。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导流叶片31为六片,污水首先通过上承插接头1流入,再通过短直管2,随后通过导流叶片31,水沿着旋流体3的导流叶片31向下流动,使的流入下承插接头4的污水成螺旋状旋转下流,避免了水与空气及管壁之间的碰撞,立管中央形成畅通的空气柱,有效的保证管道内的压力平衡,加强了单立管的排水量及排气的通畅。
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及附图2,所述导流叶片31呈螺旋状设置在旋流体3内,采用螺旋状的设置使得污水下落更容易形成螺旋状,避免了水及空气与管壁之间的碰撞。
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及附图2,上承插接头1及下承插接头4上都设置有扩口固定槽,扩口固定槽内设置有密封圈5,通过密封圈5的设置使得直通排水管件与其他管件的连接更加牢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承插接头1、短直管2、旋流体3及下承插接头4的材质为聚丙烯,具体的,材质为高分子静音聚丙烯改进材料,通过注塑机注塑成型,能够有效的吸收声波,达到静音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恒杰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恒杰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75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定点测量方式的电子测斜仪
- 下一篇:一种节能式液压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