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料仓出料管旋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6116.2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7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曹平;穆洪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法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0009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仓出料管 旋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料仓出料的出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料仓出料管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偏酐(又称为偏苯、偏苯三甲酸酐)是用于制造聚酯树脂及聚酰亚胺树脂、水溶性聚酯树脂、水溶性聚氨酯树脂、增塑剂和水溶性氨基醇酸树脂、环氧树脂固化剂的主要原料,偏酐在常温下呈固态,对人体和动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输送偏酐的装置必须能够具有相当的密封性,以保证生产线操作员的安全。
料仓出料装置是为了将反应原料偏酐从储存罐中输送到相应的反应釜中进行反应的装置。现有技术中,将原料从转移至反应釜进料口的过程是由人工完成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在对移动料桶进行装吊操作时,会发生吊环或者吊绳断裂的事故,不仅会威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妨碍整条生产线的运行效率。此外,现有的料仓出料装置设置在反应釜上,如图4所示,为了实现偏酐储存罐和反应釜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就必须在每个反应釜上设置出料装置,造成料仓出料装置结构复杂;在输送物料时,需要同时照管到每一条出料装置,在定位出料装置时,需要将其他两条出料装置移开,重复操作较多,生产效率无法提高,容易出现差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料仓出料装置存在重复设置,利用率不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单个偏酐储存罐对多个反应釜的偏酐输送,结构简洁,利用率高的新型料仓出料管旋转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料仓出料管旋转装置,连接在反应釜与料仓之间,包括连接套法兰、内筒轴、滑动轴承座、料仓斜管法兰、自润滑轴承、料仓法兰、阀门;
其中,连接套法兰的上端连接料仓法兰,料仓法兰的上端连接料仓,所述阀门固定连接在料仓法兰和连接套法兰之间,内筒轴的上端套接在连接套法兰内部,内筒轴的上端与连接套法兰固定连接,内筒轴的下端套接在滑动轴承座内部,自润滑轴承套接在内筒轴与滑动轴承座之间,滑动轴承座下端与料仓斜管法兰固定连接,料仓斜管法兰的下端连接所述反应釜;
内筒轴外侧侧壁上设置有环状的凸棱,所述凸棱位于滑动轴承座和料仓斜管法兰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自润滑轴承包括第一自润滑轴承和第二自润滑轴承;所述第一自润滑轴承沿着内筒轴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自润滑轴承位于凸棱的侧壁与滑动轴承座之间且沿着内筒轴的径向方向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凸棱设置在内筒轴的下端。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套法兰的下端设置有定位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轴承座与料仓斜管法兰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轴承座与料仓斜管法兰之间设置有限位圈,限位圈上设置有与连接螺栓相对应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内筒轴的侧壁内侧的上端设置有斜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料仓出料管旋转装置是实现单个偏酐储存罐对多个反应釜进行输料的关键装置,该料仓出料管旋转装置能够通过转动出料管的位置,将特定的偏酐储存罐和反应釜之间进行联通,实现送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料仓出料管旋转装置,因此只需一套料仓出料管装置就可以实现特定偏酐储存罐和多个反应釜之间的偏酐物料输送,能够避免料仓出料装置的重复设置,节省了设备投入,提高了料仓出料装置的利用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该料仓出料管旋转装置的应用,也解决了对原料进行自动化投料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整个原料输送系统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现有技术中,如图4所示,每个反应釜1上都安装有用于输送物料的螺杆12,需要进行物料输送时,需要将相应的螺杆12和移动料桶13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用结构更为简洁的料管11替代螺杆12,所述料管11安装在料仓2上,如图3所示,并通过旋转料管11将料仓2与特定的反应釜1连接并输送物料。
实施例1
料仓出料管旋转装置,如图1、2所述,连接在反应釜1与料仓2之间,包括连接套法兰3、内筒轴4、滑动轴承座5、料仓斜管法兰6、自润滑轴承7、料仓法兰13、阀门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法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法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6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