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焊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4015.1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7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香锦洪;锺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威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89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被焊材料性质的电阻焊接电极的形状。尤其涉及电子点焊机的一种点焊头。
【背景技术】
参见图6,现有技术的直接焊接漆包线的点焊头包括两个平行电极1、该两个平行电极1前端的焊嘴3以及该两个平行电极间的绝缘层2,焊嘴3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电阻既是点焊头的发热段也是施焊段。中国专利CN200920154307.1和CN200820092992.5所公开的就是这样的点焊头。由于焊嘴3作为一个整体的电阻既是点焊头的发热段也是施焊段,其发热段的轴向长度L一般不大于1mm,由于点焊时的高温作用,使焊嘴3的尖端部分不断被烧蚀,直接影响其阻值,使得焊接温度较难精确地控制,同时使得焊头的有效工作时间不够长。另外,这种焊头虽然在焊接纯铜的漆包线时有其突出的优点,但对铜包铝的漆包线便难于焊接。原因是铜的熔点是1083℃而铝的熔点是660℃,如果要焊接便先要把铜熔掉,但是当温度达到铜的熔点时,内部的铝早已经变成液体而引至断线,如果底材是镀锡的则会因温度过高而引至度锡层飞溅,破坏工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直接焊铜包铝漆包线且其有效工作时间较长的点焊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点焊头,包括两个平行电极、于该两个平行电极前端与之连成为一体的焊嘴以及于该两个平行电极间的绝缘层,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焊嘴包括与两个平行电极前端连体的发热段和从发热段向前伸出的施焊段。
发热段可以是倒梯形的薄片状,后端宽度与两个平行电极组成的柱体相适配,前端宽度与施焊段相适配,施焊段可以是柱型、斜面型、V字型或楔型的焊头尖端形状。
发热段亦可以是倒截头锥形,后端形状与两个平行电极组成的柱体相适配,前端形状与施焊段相适配,施焊段可以是柱型、斜面型、V字型或楔型的焊头尖端形状。
施焊段作为焊头对被焊接物的施焊结构把发热段与被焊接物分隔,使焊头的发热段与被焊接物之间的距离加大,形成一个缓冲区。发热段的热量经施焊段到达焊头末端。这样施焊段末端的烧蚀对发热段的电阻值影响较小,发热段的电阻值较稳定,能够长时间地精确及稳定地控制焊接温度,延长了电焊头的使用寿命。
在铜包铝漆包线的焊接中,由于铜包铝漆包线含有两种熔点不同的金属,不能够把这两种金属同时进行熔焊,而本实用新型焊头能够精确地产生400℃至600℃的温度并维持几十毫秒。这个温度足够令漆包线的漆皮及底材的锡在几毫秒内熔掉,结果是把整条裸铜线藏在锡中,完成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直接焊铜包铝漆包线且其有效工作时间较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轴侧投影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已有技术焊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为平行电极、2为绝缘层、3为焊嘴;在焊嘴3中,31为发热段、32为施焊段。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一种点焊头包括两个平行电极1、于该两个平行电极1前端与之连成为一体的焊嘴3以及于该两个平行电极1间的绝缘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嘴3包括与两个平行电极1前端连体的发热段31和从发热段31向前伸出的施焊段32。
在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中,发热段31是倒梯形的薄片状,后端宽度与两个平行电极1组成的柱体相适配,前端宽度与施焊段32相适配,施焊段32可以是柱型、斜面型、V字型或楔型的焊头尖端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发热段31是倒截头锥形,后端形状与两个平行电极1组成的柱体相适配,前端形状与施焊段32相适配,施焊段32可以是柱型、斜面型、V字型或楔型的焊头尖端形状。
施焊段32作为焊头对被焊接物施焊,把发热段31与被焊接物分隔,使焊头的发热段31与被焊接物之间的距离加大,形成一个缓冲区。发热段31的热量经缓冲区(施焊段32)到达焊头末端。这样施焊段32末端的烧蚀对发热段31的电阻值影响较小,发热段31的电阻值较稳定,能够长时间地精确及稳定地控制焊接温度,延长了电焊头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威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威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4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水二级分压增压节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液体流动的减震发电装置